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管理和服务>建议提案办理>政协提案

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0002号提案答复的函

访问量:

关联稿件:

宜营商提字〔20231

A1

〔同意对外公开〕

关于市政协次会议

0002号提案答复的函

李荷云,朱辉明,晏卫华,朱实贵,彭隆,吕仲谋委员

0002号提案《关于进一步推动形成优化营商环境合力的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各位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与市行政审批局、市发改委、市大数据局、市政府金融办、市人社局、市市监局、市工信局、市司法局等协办单位沟通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创新方式加强顶层设计

一是夯实组织保障。各地、各部门继续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断优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效能、激发市场活力。按照市委开展三比三争活动要求,制定出台《宜春市三比三争活动营商环境提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今年20项重点任务,以钉钉子精神不断将改革向纵深推进。

是创新清单管理。按照管部门必须管营商环境、管行业必须管营商环境、管业务必须管营商环境要求,建立营商环境改革任务、指标评价考核责任落实、指标提升问题整改三张清单,确保任务可量化、措施可操作、工作可考核、责任可追究。同时,建立定期调度、常态督查、模拟评估等机制,实行挂图作战、对账销号,督促任务落地落实

三是形成监督合力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行业协会商会代表、市场主体代表等有关社会人士中聘任了34名市优化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承担监督我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反馈社会各界对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意见建议,及时反映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等职责。通过社会监督员客观公正的监督检验,推动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

二、精准服务,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

一是构建“集成化”的惠企政策体系。市本级实施财政奖补政策优化集成改革,全面清理惠企政策,11个文件进行修订,使市场主体能够最直接最有效地了解政策干货、享受政策红利。加强对国家、省惠企政策研究,先后出台降本增效36条、帮扶中小企业纾困解难40条、稳住基本盘全力保增长50条以及接续政策30条、促进经济回稳向好30条等186条惠企政策。建立健全惠企政策周调度通报制度,对重点指标进行周调度,并在《宜春日报》每周刊登,倒逼各地各部门加快政策兑现进度,疏堵点,化痛点,解难点,全力推动惠企政策措施应享尽享,2022年全年为企业减负200亿元,2023年一季度预计为企业减负40亿元。

二是构建“线上一窗、线下一网”惠企政策快速兑现机制。常态化更新“政策库”,目前,全市共录入并审核通过惠企政策213项、事项563项,其中,免申即享160项、即申即享169项、承诺兑现234项。常态化充实“企业库”。对各地“惠企通”推广作出要求,并通报各地纳税市场主体数量和“惠企通”已注册用户数量,推动“惠企通”企业注册率提升。目前,全市累计注册数为16.97万户。常态化运行惠企资金兑现“直通车”。组织市县两级通过“惠企通”兑现财政惠企资金。今年1-4月,全市共兑现3.54亿元,2738户次;累计兑现6.5亿元,6403户次。

三、集成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一是推进电子证照运用。一方面,电子证照促惠民,我市已有1453项事项开通电子用证,电子证照签发166万多张,支撑项目审批、行政许可、不动产等领域自动用证和网上发证,实现群众办事少填、少报、少跑和快办另一方面,厘清场景促共享梳理供需目录800多项,以场景推动数据共享提质增量,数据调用达8.17亿多次,支撑20多个业务系统的数据互通互认。

二是加快“赣服通”平台建设。赣服通宜春分厅承接省级服务,接入本地服务,包含10个县级分厅,分为主题服务、政务大厅、电子证照3个板块。2023年,我市积极推动赣服通迭代升级,按照省里的有关要求,研究制定了赣服通宜春分厅5.0建设方案,在市行政审批局微信公众号部署上线赣服通小程序功能,设立智能秒办专区,上线70智能秒办事项。目前,赣服通市县分厅已接入服务7703项,累计注册用户251.7万人,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查询办理率47.27%

三是打造线上线下“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推动线下一站式服务。在去年实行“大一窗”综合受理的基础上,以深化“综合窗口”改革为抓手,借力第三方公司进行专业化运营管理,对综合受理窗口事项、流程、人员等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截至4月底,已完成19个部门409个事项集中统一受理。推进线上集成办理。出台《宜春市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异地通办”提升政务效能实施方案》(宜府办字〔20235号),明确在2023年底前推动完成不少于100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截至4月底,全市已完成宜春市企业全生命周期平台建设,上线涉企“一件事一次办”事项60项,完成线上申请办件1800余件;另有国家与省部署的22项“一件事”正在积极开展建设,其中省级统建19项,市级自建3项,计划于9月底前全部上线“赣政通”和江西政务服务网。

四、规范管理,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提升执法监管水平。出台《宜春市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水平实施方案》,从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建立涉企案件快速审理机制等三方面提出8项举措。市市监局、市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服务四新经济发展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的意见》,对四新经济、我市上市后备企业及瞪羚、独角兽企业等市场主体实施包容审慎监管。2022年以来在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行政执法领域依法推行轻微违法行为免罚和“首违不罚”清单,市本级有33个行业领域出台了286条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和56条一般违法行为减轻处罚清单,为企业减免罚金2572万元。

二是优化行政执法方式2022年以来,在全市探索推行综合查一次执法检查模式。出台《开展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查一次涉企联合执法实施方案》,选择在市监、城管等检查任务重的执法领域积极推行,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2022年已完成108条综合查一次事项清单的执法检查。全面推广运用宜春市行政检查监督评价系统,截至4,全市共有7074家被检查企业(商户)对执法单位进行了评价,其中非常满意满意占比100%。全市动态调整设立了142家行政执法检查监测点,进一步拓展执法监督工作触角。制定出台《宜春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部门联合抽查工作细则》,保障工作规范开展,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2022年全市共组织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任务2660次,部门联合检查事项3909项,联合检查抽取市场主体3098户,已完成检查并公示检查结果3080个,实现除重点监管事项外双随机覆盖率达100%,部门联合检查事项占比达99.85%

三是推进化工重点监测点认定工作。512日,出台了《第一足球网关于印发宜春市化工重点监测点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宜府办字〔202327,明确了认定标准、认定程序、监测点管理等内容。同时,印发了《宜春市化工重点监测点认定工作流程(试行)》,进一步规范化工重点监测点认定工作。目前正在收集各地化工重点监测点申报材料。

五、营造氛围,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涉企帮扶全覆盖制定《宜春市网格化服务经营主体实施方案》,将全市所有经营主体按照同属性、同行业、同地段的分配形式进行营商网格划分,每个网格安排1名网格员进行结对服务,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问题,做到服务全覆盖。印发《关于进一步开展企业特派员大走访行动方案》,安排市四套班子领导和80名市直单位业务骨干,驻企帮扶全省营收10亿元以上重点工业企业,一季度共协调解决企业反馈问题240件。常态化落实政企圆桌会议制度,今年以来共召开政企圆桌会议2次,解决企业问题35个。加强营商环境诉求收集、办理、调度平台建设,1—4月为企业解决诉求773

二是建立健全涉企政策参与机制。制定印发了《宜春市建立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界定涉企政策范围,包括对企业切身利益或者权利义务有重大影响的专项政策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逐项明确工作研究起草、修改审议、出台实施、评估调整等阶段内容,要求在政策制定出台前听取企业家意见

三是加大宣传推广。将每月9日设定为营商环境服务日,组织各地各部门深入园区、深入企业,宣传各类营商环境政策措施、听取企业对营商环境意见建议。在市政府网站开设建立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时专栏,宣传各级政策及工作动态,增进社会公众对营商环境改革的了解和支持。积极对接中央、省级媒体,宣传营商环境改革举措、推进情况、工作成效,截至20233月底,2项工作被国家有关部委评为全国典型案例,8项工作被省营商办在全省推广,《人民日报》3次、《江西日报》121次、江西新闻联播17次报道宜春营商环境编制《营商环境工作ABC》教材,全面系统介绍营商环境政策要求、历史沿革和基本概念,推进优化营商环境进党校,提升领导干部适应新形势优化营商环境的能力水平。

特此回复

202369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