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公共监管>安全生产>隐患管理

2025年宜春市第二批“吹哨人”制度典型案例

访问量:

关联稿件:

我市在各行业领域推广建立并实施安全生产“吹哨人”制度,旨在充分挖掘一线从业人员第一时间发现报告事故隐患的便利条件和优势,提升广大员工安全意识,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为进一步发挥激励作用,现公布2025年第二批典型案例。

案例一:2025年4月16日,宜春市袁州区某燃气有限公司员工在上班时发现泵房防震盒损坏,存在隐患风险,遂立即向公司负责人报告。该公司立即组织核查,于4月19日采购更换防震盒,及时消除了隐患,并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的规定,给予该员工现金奖励100元。

案例二:2025年2月17日,丰城市某危险化学品企业员工在工作时察觉1号装煤车焦侧楼梯三块踏板严重损坏,经现场仔细勘查,发现踏板表面腐蚀剥落、支撑结构变形,随时可能发生坍塌并导致人员坠落受伤。该员工第一时间向公司安全部报告险情,公司安全部接报后高度重视,立即安排专业检修团队赶赴现场进行处置。检修人员当天即完成损坏踏板的拆除与更换,并对同批次设备进行全面排查,确保同类问题不再发生。该公司以此次事件为契机,组织开展设备安全专项培训,对全厂生产设备及附属设施开展拉网式安全排查,并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的规定,给予该员工现金奖励50元。

案例三:2025年4月10日,万载县某烟花制造有限公司员工发现102#亮珠中转工房内亮珠堆放超量,未按6S划线摆放(摆放在中间,堵塞安全通道)。该员工立即将此情况上报公司,公司核实后已现场整改,并根据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的规定,给予该员工100元现金奖励。

案例四:2025年2月22日,丰城市某休闲娱乐企业员工在工作时发现UAP2CPE06线一台旋钮拉力机设备,伸手感应到安全光栅后设备还会运动,存在安全风险,遂立即向公司负责人报告。该企业立即组织核查及时消除了隐患,并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各区域排查,加强班前对设备联锁装置进行点检和作业员工安全培训,并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的规定,给予该员工现金奖励68元。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