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府发〔2006〕22号
宜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宜春市加快“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宜春市加快“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二OO六年八月三十一日
宜春市加快“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 的 实 施 意 见
农村公路是农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最主要的运输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导工程”。“十五”期间,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五年共完成投资13亿多元,改建水泥(油)路3600多公里,新增通水泥(油)路的行政村600多个。截止2005年底,全市已有98.2%的行政村通了公路,49.4%的行政村通了水泥(油)路。农村公路的改善,为方便农民群众的出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全市农村公路等级低、路况差、通达深度不够的问题仍然显得十分突出,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当前,党中央和国务院把大力改善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与此相适应,国家对农村公路建设的工作思路和投资结构进行了重大战略调整,加大了农村公路的投资力度。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为此,结合我市农村公路发展实际,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根据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全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今后5年全市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总体目标是:
到2007年底,实现70%的行政村通水泥(油)路;到2010年底,基本实现行政村通水泥(油)路。五年农村公路建设规模达到6300公里,其中改建水泥(油)路6000公里,新修通村砂石路300公里,新增通水泥(油)路的行政村1210个。新(改)建桥梁150座、5000延米。
二、工作举措
1、从2006年起,凡列入国家“五年千亿元工程”和交通部通达工程计划的通行政村水泥(油)路建设项目,在国家、省补助的基础上,市政府再进行配套补助,具体标准为:砼路面宽度在4.5米(含4.5米)以上的每公里补助2万元,4.5米以下的每公里补助1万元;油路每公里补助1万元。
2、要求县(市、区)政府按市政府补助标准1:1配套。县(市、区)政府配套补助资金必须先行到位,否则市政府将在县(市、区)政府省养公路改造补助经费和摩托车养路费分成收入中扣除。
3、凡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的天然土、砂石材料场、堆放材料场地,任何单位都不得收取矿产资源补偿费、水土保持费、环境保护费。
4、鼓励项目业主采取包工不包料的方式管理项目,提高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要降低设计费、监理费和其它收费标准,取消招投标代理费或其它招投标费用。县(市、区)政府对本级发改委、交通局承担的项目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应统一安排相应的工作经费,不得向项目业主收取任何费用。
5、对农村公路建设所需征地、房屋和通讯及电力设施拆迁,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尽量给予优惠。
6、允许各地通过拍卖山地、林木和从沿线土地增值、资源开发收益中,根据自愿原则提取一定比例投入农村公路建设。
7、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公路建设的积极性,按照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政策,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
8、鼓励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支持农村公路建设。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建立严格的农村公路建设行政领导负责制和目标考核制,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定期督促检查,确保任务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大力协助,围绕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大局,主动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服务,在全市形成政府重视、部门协助、地方支持、社会参与的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局面。
2、落实农村公路建设责任。市、县(市、区)发改委负责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前期工作、配套资金落实及协调督促工作。市、县(市、区)财政局负责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中央和省、市、县政府补助资金的拨付、管理,监督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市、县(市、区)交通局负责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组织实施、工程管理质量监督。县(市、区)政府为新建和改造硬化通村公路(含市养公路)的责任主体,负责落实配套资金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及管理。
3、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市、县(市、区)两级交通部门可根据本地农村公路建设特点,制定与本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农村公路发展实际适应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对于技术等级标准在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公路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规定进行;对于四级以下和利用现有道路进行路面硬化的公路项目,可适当简化审批程序,公路设计可由县级交通局组织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承担;大、中桥梁工程的设计,必须由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项目招投标工作,应当在县(市、区)政府的指导下,由乡镇政府或者项目业主组织。加强对农村公路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建立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工程质量。根据农村公路的特点,积极探索和推广符合建设项目实际情况的监理制度,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监督作用。
4、强化资金管理。严格执行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按项目分级设立资金专户,实行专户存储,单独建帐,单独核算。中央、省、市对通村公路建设的补助资金只能用于工程直接费用,不得从中提取咨询、审查、设计、管理、监督等费用,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和超范围使用项目建设资金。
省、市配套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管理方式给予补助。省级配套资金在项目完工通过验收后,在下年度拨付;市级配套资金在县配套资金到位和项目通过验收后拨付。
中央、省、市补助资金通过市财政局下达到县(市、区)财政局,再由县(市、区)财政局直接拨付到项目业主银行专户。市、县(市、区)有关部门要加强资金监管,防止损失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5、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思想,积极改革和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运行机制,对已列养的公路,改善提高后要及时充实养护力量和安排养护资金。对没有养护管理机构的通乡、通村公路,要研究制定长效的养护政策、确定资金来源和建立养护机制,根据各地的特点和不同情况,积极探索建立和健全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相合、常年养护与季节性养护、定点性养护与流动性养护相结合的制度。积极推行和完善多种形式的养护承包责任制,不断扩大养护里程,提高公路服务水平。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