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关于推动我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0年6月24日
(此件主动公开)
关于推动我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更加优化蔬菜产业结构,保障蔬菜市场有效供应、价格基本稳定,推动我市蔬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我省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20〕1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目标
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带动,以发展规模蔬菜基地和设施蔬菜为重点,确保2020年全面完成4.9万亩的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任务。通过三年的努力,力争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135万亩,产量达190万吨,实现蔬菜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市场价格基本稳定,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平常时期充足供给,应急时期保障供应的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优化产业布局。以各县(市、区)中心城区为中心,以发展规模化露地蔬菜和设施蔬菜为主,加快推进城郊蔬菜及主产县蔬菜的发展,逐步形成袁州、高安两个蔬菜优势产区,以及五个特色蔬菜产区:上高辣椒、大蒜、生姜“三辣”特色产区、万载百合特色产区、樟树青皮冬瓜特色产区、丰城豇豆特色产区和昌铜高速沿线高山有机蔬菜特色产区。各地要按照规划先行、连片种植、加快发展的要求,综合城镇发展、种植习惯和产业基础等因素,开展适宜蔬菜种植地块调查,制定本区域发展规划。要在交通便利的高速、国省道沿线布局大型蔬菜生产基地、蔬菜大棚,培育一批重点蔬菜专业乡镇和专业村(组)。
(二)调优产业结构。按照“保供给、增效益、创品牌”的思路,推动蔬菜产业进位赶超。积极开展稻菜轮作,利用冬闲田发展甘蓝、马铃薯等秋冬蔬菜,充分发挥设施功能作用,增加“春淡”“秋淡”蔬菜供应,切实解决春季、秋季蔬菜品种季节性短缺的问题。各地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加茄果类、瓜果类、叶菜类比重。要依托资源禀赋,在保障基本品种供给基础上,因势利导,突出发展主导品种,持续做大做强樟树青皮冬瓜、丰城豇豆、高安辣椒、上高紫皮大蒜、铜鼓食用菌、万载有机毛豆等地方特色品牌。要加强与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加大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研发推广力度。
(三)扩大蔬菜产业规模。各地要精心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巩固提升老基地、拓展建设新基地的思路,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基础,加快建设高标准蔬菜基地。要积极引导现有蔬菜基地巩固提升,大力发展经济适用生产型钢架大棚,带动更多菜农连片种植,吸引返乡农民发展蔬菜产业。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客商通过直接投资、股份合作等形式,建设一批规模化露天蔬菜基地和设施蔬菜基地。要指导督促规模生产基地开展自我质量监督和管理,制定生产流程,规范生产档案、过程监控和销售台账,逐步建立质量追溯制度。
(四)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建立和培育蔬菜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专业村组)+农户”等蔬菜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发展适度规模蔬菜生产,提升蔬菜产业组织化程度。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强化基层科技服务队伍,坚持“请进来、派出去”,通过课堂培训与基地实训相结合方式,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瓜农”“菜农”,提高蔬菜种植水平。扶持建设一批蔬菜产品出口创汇企业、大型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和种苗繁育中心。重点培育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营销组织或企业集团,大力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农协、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加快推进蔬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技术服务等系列化、产业化经营。
(五)拓宽流通渠道。创新产销对接新形式,重点推进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农贸对接,减少蔬菜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打通本地蔬菜流通“内循环”,使本地销售成为主渠道。鼓励引导菜农与企业签订订单,切实解决菜农“种什么”“怎么销”等生产难题。积极推进“互联网+”订单模式,提高产销对接精准性。结合蔬菜产业区域布局,发展一批专业性产地批发市场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鼓励生产、流通企业及社会力量发展电子商务、蔬菜配送、连锁经营等新模式,引导发展一批蔬菜购销经纪人队伍。
(六)提升产业扶贫带动能力。要把蔬菜产业作为增加农业产业效益、补齐产业扶贫短板、惠及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项目。要提升蔬菜产业带动脱贫能力,根据贫困村土地资源条件、产业基础、生产习惯、劳动力状况及市场需求等因素,统筹安排蔬菜产业工程项目,在资金安排上给予贫困村倾斜,并适当降低基地建设规模标准。对利益联结机制好、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要加大项目资金扶持力度,推进产业“造血式”脱贫,不断增强贫困人口可持续脱贫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政策制定和组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指导、组织、协调、督查蔬菜产业发展工作。各县(市、区)要参照市里做法,建立调整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发展。发改、财政、市监、商务、自然资源、水利、交通、生态环境、卫健、扶贫等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加强协调,搞好服务。
(二)强化政策扶持。全面对接落实国家、省产业发展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对蔬菜产业的支持。严格落实省、市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关政策文件规定,支持新建集中连片50亩以上的蔬菜大棚基地,补助资金主要用于简易钢架塑料大棚、钢架连栋塑料大棚建设。支持新建集中连片200亩以上的喷滴灌设施等,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安装喷灌、滴灌设施。主动与保险部门合作,探索开展对钢架大棚设施及规模生产基地进行保险,不断增强蔬菜抗风险能力。要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力度,支持蔬菜生产、加工、营销等关键环节建设。积极发挥“财政惠农信贷通”和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对发展蔬菜生产的新型经营主体给予贷款支持。将设施蔬菜大棚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加大农业设施用地扶持力度,配套优惠政策。
(三)强化督查考核。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履行属地责任。市政府将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纳入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考核内容,增加蔬菜产业考核比重,对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约谈和通报。加大考核结果应用,对照各地设施蔬菜建设任务,按照年终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的考评结果对各地进行奖补。
附件:2020年宜春市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任务表
附件
2020年宜春市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任务表
单位:万亩 |
|
县(市、区) |
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任务 |
袁州区 |
0.47 |
樟树市 |
0.61 |
丰城市 |
1.18 |
靖安县 |
0.11 |
奉新县 |
0.39 |
高安市 |
0.99 |
上高县 |
0.38 |
第一足球网 |
0.32 |
铜鼓县 |
0.09 |
万载县 |
0.36 |
宜春市(总计) |
4.90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