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决策公开>政策文件>政府文件>2018年>宜府办发

第一足球网印发《宜春市“十三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访问量:

关联稿件: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三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宜春市“十三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18年817


宜春市“十三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目  录

前言………………………………………………………………4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5

一、发展基础……………………………5

二、面临形势……………………………8

第二章  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与目标………………………10

一、指导思想……………………………10

二、发展原则……………………………10

三、发展定位……………………………11

四、发展目标……………………………12

第三章  优化空间布局…………………………………………14

一、总体布局……………………………14

二、通道布局方案……………………………15

三、物流节点布局……………………………18

第四章  发展任………………………………………………21

一、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21

二、实施物流“大通关”战略……………………………21

三、优化物流市场主体结构……………………………22

四、促进区域物流协同发展……………………………22

五、推广物流信息化管理……………………………23

六、推进绿色低碳物流发展……………………………23

第五章  重点工程………………………………………………24

一、基础设施工程……………………………24

二、产业联动工程……………………………24

三、城乡配送工程……………………………26

四、农产品与冷链物流工程……………………………27

五、商贸物流工程……………………………27

六、粮食物流工程……………………………29

第六章  保障措施………………………………………………30

一、加强规划组织协调……………………………30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30

三、强化人才支撑体系……………………………31

四、加强物流安全监管……………………………31

五、建立信用评价体系……………………………32

六、完善社会物流统计……………………………32

七、发挥物流协会作用……………………………33

附件  宜春市物流相关指标预测……………………………34

前  言

物流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宜春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根据《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江西省“十三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宜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立足宜春市物流产业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提出了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促进宜春市物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加速全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建设美丽宜春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以来,宜春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市物流业保持较快增长,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物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1.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十二五”期间,宜春市物流业发展态势良好,货运总量、货运周转量由2010年的10755万吨和 279亿吨公里增长至2015年的20102万吨和564亿吨公里,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58%和16.41%左右;现代物流业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0万以上;2015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达到2.98亿元,其中快递业发展迅猛,快递收入达1.5亿元,连续5年平均增幅超过40%,成为物流业的新亮点。

图1  “十二五”时期宜春市货运量、货运周转量


2物流企业发展壮大

到2015年底,全市各类物流企业2000多家,共有A级物流企业17家,全部为4A级物流企业,是全省4A级物流企业数量最多的设区市。其中江西江龙集团鸿海物流有限公司被交通运输部认定为“甩挂运输试点企业”;高安新振兴集团有限公司、华正道智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成功申报为“省级重点商贸物流企业”;玲波汽运有限公司、江西瑞景铁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获批“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

3综合交通日趋完善

“十二五”期间,宜春市加快推进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基本形成了以高速铁路、普通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综合运输通道,其中沪昆高铁、浙赣铁路、沪昆高速横贯东西,大广高速、昌铜高速、昌栗高速等纵贯南北,全市综合交通网络里程接近2万公里,较“十一五”末增加17.6%;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637公里;铁路运营里程突破355.7公里,覆盖50%县(市、区)。同时,明月山机场建成通航,2015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万人次锦江、袁河可直通赣江,全市高等级航道达59公里。随着蒙华铁路、昌吉赣铁路等建设,宜春市对外交通条件还将进一步改善。

4现代技术得到逐步应用

宜春市积极落实“互联网+ ”高效物流工作方案,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产业发展。以华正道智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行者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平台型企业,采用“物流+互联网”模式,为车源、货源搭建信息服务系统,满足“少批量、多频率、快速化、低成本”的物流需求。以江西五洲医药营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医药物流企业采用条码管理系统、射频识别、全自动立体仓储等现代管理技术,将药品采购、仓储、配送等供应链高度集成,提升了企业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5集聚效应初步形成

“十二五”期间,宜春市依托公路铁路交通、河道运输、经济开发区、制造业集聚区以及农贸批发市场,建设了一批投资多元、功能集成、特色鲜明的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其中获全国优秀物流园区1个,省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3个,全省重点物流集聚区2个,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通过加速发挥物流园区(中心)的集聚效应,促进物流服务与工业、农业、商贸服务业等融合发展,形成了宜春经开区综合物流、樟树医药物流、万载烟花鞭炮危险品物流等物流产业集群。

6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十二五”时期,国家和江西省制定出台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宜春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宜春市推进落实“互联网+”高效物流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大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成立了宜春市物流行业协会,为物流企业提供各种服务,推动宜春物流业的发展。利用新技术、新理念来改造提升传统物流运作模式,探索实现海铁联运、五定班列、单一窗口等物流一体化集成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流通速度和物流效率。

总体看来,宜春市物流业正从传统运输业、仓储业加速向现代物流业转型,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物流产业空间分布不均,集中于丰城、樟树、高安等县(市),中心城区物流产业聚集力和辐射带动力不强;制造业物流剥离外包进程缓慢,第三方、第四方物流需求不足;物流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物流成本偏高,物流业聚集度还有待提高。此外,还存在急需物流专业技术人才、亟待完善物流社会统计等问题。

1.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园入选“2015年度全国优秀物流园区

2.201512月,江西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授予鹰潭国际眼镜城等36家单位为江西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江西汇天科技有限公司等51家企业为江西省服务业龙头企业的通知》(赣服领20161号),宜春华洋新型专业市场、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中心服务业集聚区、高安市建筑陶瓷生产服务集聚区被认定为“2015年江西省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3.根据《江西省物流园区发展规划》,江西省建设16个重点物流集聚区,含高安建筑陶瓷物流集聚区、丰城商贸物流集聚区。

二、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物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

1.物流需求快速增长

宜春市素有“农业上郡,赣中粮仓”之称,是全国28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宜春市初步形成了建材、机电、食品、化工、医药、电力能源、纺织服装七大支柱产业,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700亿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急需生产型物流业与之配套发展。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55亿元,年均增长10.6%,随着居民消费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对大宗农产品物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等需求增大,为宜春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

2.信息技术创新驱动

“十三五”期间,江西将迈向信息化发展新时代,物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科学技术等在物流领域将得到推广和应用,互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将与物流业深度融合,为广大生产流通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精细化的物流服务,带动全社会物流服务能力和效率持续的提升,促进宜春市现代物流业提档加速、提质增效。

3.要素约束逐渐加强

随着社会物流规模快速扩大,能源消耗增多、环境污染加重、交通压力加大,燃料、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居高不下,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数量型扩张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加快运用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转型升级。因此,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绿色化的现代物流是宜春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章  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与目标一、指导思想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推动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商贸服务业、现代农业等融合发展,提升中心城区现代物流业的聚集力和辐射力,增强宜春物流在赣西物流区的竞争力,加速全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建设美丽宜春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将宜春市打造成沪昆物流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湘鄂赣区域性现代物流和商贸中心、赣西地区物流产业中心城市。

二、发展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政府在制定和实施物流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及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责,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大力培育发展物流市场主体,优化资源配置,激发物流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科技引领,创新发展。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统筹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市场创新和运作模式创新,加快信息化与物流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鼓励物流技术、功能、模式、业态的创新,提高物流企业智能化水平,通过提升物流业运行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整合资源,协调发展。坚持“全市物流资源配置一盘棋”的方针,形成“错位发展、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区域协同和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加强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农业等产业的联动发展、融合发展,提升物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物流空间布局,形成中心城区与各县(市)、城镇与农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物流产业格局。

节能降耗,绿色发展。进一步提高物流设施和各种物流资源的集约利用率,强化集约节约利用物流仓储用地;倡导绿色物流,鼓励和推广低碳物流装备和技术,不断降低物流业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水平,确保物流业安全、有序运行,推动宜春物流业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江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贡献力量。

三、发展定位

沪昆物流大通道重要的节点城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战略,着力构建以信息化为引领,以总部经济、物流产业集群为特色,以物流园区、物流企业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在现有物流产业的基础上,做大总量,提质增效,扩大宜春物流的服务范围,提升宜春物流在沪昆物流大通道的作用和地位。

湘赣区域性现代物流和商贸中心。充分发挥宜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以完善的物流服务设施为支撑,以现代信息化平台为保障,着力提升宜春市的区域物流产业要素配置能力,积极完善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物流新兴业态,努力提升宜春现代物流业的外向度,加强与长株潭城市群、南昌大都市区的信息流、物质流的交换能力。

赣西地区物流产业中心城市。把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中之重,围绕赣西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发展、人民生活需求,发挥宜春物流的产业优势,科学优化全市物流产业布局、加强物流通道建设,加大物流标准化、物流信息化等的建设,强化宜春市现代物流业在“新宜萍城镇群”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引领、辐射功能。

四、发展目标

2020年,初步建成区域性物流信息中心、物流总部经济中心、货物集散中心,建立布局合理、安全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流通效率明显提高,降本增效成绩显著,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物流市场运行更加规范。

——物流业规模和水平明显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明显增强,物流一体化水平显著提高,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提升,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引领作用充分显现。社会综合物流成本持续降低,实现货运量22000万吨4、货运周转量630亿吨公里5。现代物流业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5万人。

——物流产业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差异化发展一批功能主体各具特色、覆盖不同领域的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初步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到2020年,五个物流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收入超过680亿元,占全省物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13%以上6

——综合运输方式衔接更加顺畅。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更加优化、合理,铁水联运、公铁联运、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等现代物流运作方式保持较快发展。基本建成全市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物流园区之间高效快捷、无缝衔接的集疏运网络。

——物流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进一步提升物流企业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到2020年,实现A级以上物流企业40家以上,形成一批与主导产业融合发展的专业化物流企业,打造一批汽车物流、医药物流、冷链物流的服务品牌企业。

4.根据宜春市2010-2015人口、GDP、货运量等数据,采用GM(1,1)灰色预测、多项式回归预测、趋势外推预测、组合预测等方法,预测到2020年宜春市货运量将达24801.26万吨,年均增长5.59%。

5.根据宜春市2010-2015人口、GDP、货运周转量等数据,采用GM(1,1)灰色预测、多项式回归预测、趋势外推预测、组合预测等方法,预测到2020年宜春市的货运周转量将达到678亿吨公里,年均递增4.48%。

6.《江西省“十三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中50个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300亿元。


第三章  优化空间布局

一、总体布局

结合《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宜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充分发挥宜春市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结合宜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规划形成“一心、四区”的物流产业空间发展格局。

“一心”,即一个物流枢纽中心。以袁州区、经开区为核心,重点发展商贸物流、锂电新能源物流、空港物流、高铁快运等,建设袁州新城商贸物流园区、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中心园区、湖田临港综合物流园区、宜春铁路综合物流园区等,加快培育和引进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加强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新技术应用水平,大力发展物流企业总部、信息中心、孵化培训基地、供应链管理中心等,加快省级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建设,提高宜春物流业的生产效率和在赣西物流区的辐射能力。

“四区”,即汽车物流、商贸物流、医药物流、烟花鞭炮危险品物流等四个产业集聚区。依托现代物流技术、物流信息平台,发挥专业物流的仓储、运输、配送等生产性服务业功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支撑,形成物流产业与优势产业集聚发展、联动发展的格局,为宜春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

专栏一:四个产业集聚区发展重点

汽车物流产业集聚区。以玲波汽运有限公司、鸿海物流有限公司、江西新振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为重点,积极引进仓储、配送、供应链管理公司和无车承运人企业,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推动新能源汽车制造等发展,促进传统汽车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到2020年,成为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汽车物流产业集群。

商贸物流产业集聚区。以丰城林安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江西省吉成丰盛物流港有限公司等为重点,以打造“赣中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鼓励大型商贸企业剥离运输、仓储、配送等业务,与专业物流企业合作,实现仓储、配送一体化管理。推动现代服务业多元发展。

医药物流产业集聚区。以江西五洲医药营销有限公司、江西仁翔药业有限公司、江西九州医药有限公司等为重点,积极引导医药流通企业以资产重组、管理重组、技术重组等方式形成联合体,走专业化分工、合作化发展之路。构建“大产业、大品牌、大物流、大市场”的现代医药流通体系。

烟花鞭炮危险品物流产业集聚区。以江西华洋物流有限公司、万载县郑铁物流有限公司等为重点,加强口岸建设,将万载公路口岸作业区打造成江西省陆路口岸作业区样板工程;加大对危险品企业及车辆的安全检查力度,严格执行危货车辆的动态管理机制,建成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安全环保型烟花鞭炮采购基地。

二、通道布局方案

“十三五”时期,重点发展沪昆国家级物流通道;建设南长新、南株道、瑞靖抚、咸宜井(吉)、岳吉、昌吉赣等六条省市级物流通道,形成“三横四纵”的物流通道。

专栏二:通道布局方案

1.国家级物流通道

1)“一横”——沪昆国家级物流通道

主要串联城市:南昌、新余、宜春、萍乡、长沙等。

主要线路构成:浙赣铁路、沪昆高铁、南昌至宜春至长沙城际铁路(规划)、G60沪昆高速公路等。

发展重点:以宜春中心城区、樟树、丰城、高安等为重点,主动对接“南昌大都市区”和“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需求,以城市生活物资和产业发展物资集散功能为主,依托明月山机场、沪昆高铁、沪昆高速等交通基础设施,向西、向东辐射,实现跨区域物流协调发展。

2.省市级物流通道

1)“二横”——南长新物流通道

主要串联城市:南昌、靖安、铜鼓、长沙等。

主要线路构成:昌修城际铁路(规划)、九江至长沙铁路(规划)、昌铜高速公路、铜鼓至平江高速公路(规划)、国道G353G354等。

发展重点:立足“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绿色食品、竹木精深加工等优势,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等;通过培育现代物流业的市场主体,建立绿色产品物流体系、循环物流体系。探索现代物流业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绿色崛起的新模式。

2)“三横”——南株物流通道

主要串联城市:南昌、高安、宜丰、上高、万载、袁州、上栗、株洲等。

主要线路构成:昌栗高速、国道G320、宜万同城快速通道等。

发展重点:利用交通节点优势,通过科学构建物流产业平台、推广使用先进运输方式和智能化管理技术,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实现跨区域物流协调发展。

3)“一纵”——瑞靖抚物流通道

主要串联城市:瑞昌市、武宁、靖安、奉新、高安、樟树、抚州、鹰潭。

主要线路构成:靖安至奉新至高安至樟树高速公路(规划)、昌傅至东乡高速公路等。

发展重点:融入南昌大都市圈建设,以特色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为重点,强化供应链管理,建成南昌优质生活的“菜篮子”、健康安全的“米袋子”。

4)“二纵”——咸宜井(吉)物流通道

主要串联城市:咸宁、宜春、井冈山(吉安)。

主要线路构成:咸宜井(吉)铁路(规划)、宜春至万载至铜鼓高速公路、铜鼓至通山高速公路(规划)、宜春至遂川高速公路(规划)、国道G220等。

发展重点:强调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思路,积极完善现代物流业配套设施,发展跨境物流、仓储物流、商贸物流。

5)“三纵”——岳吉物流通道

主要串联城市:岳阳、浏阳、铜鼓、宜丰、上高、吉安。

主要线路构成:蒙华铁路、大广高速等。

发展重点:突出粮食、煤炭等大宗物资的运输功能,重点打造以专业化仓储物流和大宗商品集散地为特征的物流走廊。

6)“四纵”——昌吉赣物流通道

主要串联城市:南昌、丰城、樟树、新干、峡江、吉水、吉安、泰和、万安、兴国、赣州。

主要线路构成:京九铁路、昌吉赣客专、昌宁高速、樟吉高速、G105G238等。

发展重点:融入京港澳(台)物流大通道建设,突出“北上南下”的区位优势,建成以商贸物流为特色的物流产业集群,提升快运能力。

图2  宜春市现代物流业空间布局图

三、物流节点布局

重点规划建设湖田临港综合物流园区等20个物流节点,为工业企业和城乡居民提供货物集散、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多种服务。加快各物流园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步伐,营造物流产业“再创业”的浓厚氛围。推进物流园区转型升级和规范化发展,提升园区作业各环节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专栏三:物流节点发展方案

序号

类型7

物流节点

名称

所属地

发展重点

1

货运服务型

湖田临港综合物流园区

袁州区

加密现有航线,不断开辟新航线,积极培育和引导空港物流发展。

2

货运服务型

宜春铁路综合物流园区

袁州区

强化枢纽仓储、分拣、配送等功能,实现公铁联运。

3

综合服务型

袁州医药工业园区

袁州区

含郑铁物流、蓝海物流、科伦医贸等企业,整合分散的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

4

商贸服务型

宜春快递物流产业园

袁州区

吸纳韵达、顺丰、国通等快递公司,发展快递分拨、零担快运分拨配送、冷链仓储配送、快消品仓储配送等。

5

综合服务型

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中心园区

经开区

重点发展电子商务、城市配送、口岸作业、信息平台等,提高物流技术水平、运输组织化程度和配货效率。

6

货运服务型

赣西粮食物

流园

袁州区

配套建设粮食电子交易市场、粮食及饲料批发市场、粮食质量检测中心等以及其他相关配套设施。

7

商贸服务型

袁州新城商贸物流园区

袁州区

为中心城区商贸企业提供仓储配送、分拣加工、电子商务等商贸物流服务。

8

货运服务型

丰城货运物流园(包括吉成丰盛物流港等)

丰城

提供物流信息、货运中转、专业商贸市场等服务。


9

生产服务型

丰城高端制造物流园区

丰城

为丰城市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基地提供配套服务。

10

生产服务型

樟树药都医药物流园区

樟树

加快与医药产业仓储、加工、运输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辐射其他县市,培育自主品牌。

11

口岸服务型

樟树市水运口岸作业区

樟树

建设港口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工程积极融入长江航运体系。

12

生产服务型

高安货运汽车物流产业园

高安

形成汽车生产销售、物流信息、仓储配送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13

生产服务型

高安建筑陶瓷物流园区

高安

依托建陶基地的产业优势、临港临铁路的区位优势,打造公、铁、港多式联运的物流体系。

14

生产服务型

万载烟花鞭炮危险品物流园区

万载

建设一个集报关、监装、物流等为一体的专业仓储及配送服务物流园区。

15

生产服务型

奉新纺织物流园区

奉新

为奉新纺织产业基地和上高鞋业产业基地提供配套服务。

16

货运服务型

上高县铁路物流产业园

上高

依托蒙华铁路,为成品油、煤炭等大宗能源物资提供仓储、集散服务。

17

货运服务型

铜鼓物流园

铜鼓

煤炭等大宗能源物资的集散和储运。

18

生产服务型

铜鼓竹制品物流产业园

铜鼓

为竹制品加工提供配套服务,促进特色产品外销。

19

货运服务型

宜丰铁路物

流园

宜丰

煤炭等大宗能源物资的集散和储运,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20

生产服务型

现代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

靖安

完善农产品集散冷链、仓储、运输设施设备,建设交易中心电子信息化系统和县级农产品电商运营平台,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

第四章  发展任务

一、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以建设“赣西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公路网格化水平,推进铁路通道快速化建设,完善明月山机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增强水运航道通行能力,深度融入国家沪昆物流大通道建设,构建“东西相连、南北贯通、路网完善、畅通高效”物流运输系统。积极推进机场、铁路等向一体化、立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转型升级,提升集疏运衔接水平。发挥现代物流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结合宜春与周边新余、萍乡、南昌、株洲等地的经济联系和物流需求,因地制宜推进一批专业功能突出、服务特色鲜明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建设。

二、实施物流“大通关”战略

充分发挥宜春海关及各个口岸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搭建促进国际物流发展的服务平台,通过一体化管理体系,最大限度的降低和消除物流瓶颈,扩展物流运营能力,提高通关效率。加快“宜春港”项目建设,建成直达江海、服务宜春、辐射赣西的区域性口岸开放平台,打通宜春对外贸易经济走廊;重点发展铁水联运、集装箱快运、公铁联运等一体化运输组织形式,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激活宜春市物流业的发展潜力;通过实施“大通关”战略,最大程度的降低物流成本,助推宜春社会经济发展。

三、优化物流市场主体结构

发挥政府宏观引导作用和宜春物流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分类促进生产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农业等产业与专业领域物流的融合发展。引导制造业物流、城乡配送、冷链物流、大宗商品物流等领域的物流企业规范经营和创新发展,提升企业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发展水平。推动形成以大型企业为引领、广大中小企业为基础、物流平台型企业为纽带的物流市场主体结构。支持货运中介服务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连锁经营等,发展成平台型物流企业,提高企业现代化服务水平。支持广大中小物流企业建立“资源整合、利益共享”的联盟合作伙伴关系,增强企业在物流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促进区域物流协同发展

强化中心城区的引领作用,建设集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总部经济和特色产品展示于一体的物流枢纽中心。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局限,创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和体制机制,优化空间布局,引导生产要素向中心城区等地合理有序流动。通过差异化发展战略与宜春周边地区的萍乡、新余等地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基础设施、物流园区建设和物流资源整合,统筹推进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依托江西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进货物仓储、干线运输等现代物流合作,加快建立统一互联的区域性物流配送体系。

五、推广物流信息化管理

以企业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基础,以信息基础交换共享网络为支撑,充分发挥信息化、智能化在物流领域的作用,鼓励行者物流等平台型企业发展。积极应用条形码、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无线射频技术、客户关系管理等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建立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整合政府、企业各类信息资源,对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中国电子口岸、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完善“智慧宜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上有关公共物流、专业物流和企业物流的信息,实现快捷、便利、实时的物流信息交流,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之间以及与国际贸易、海关通关、口岸管理与服务部门之间的信息融合。

六、推进绿色低碳物流发展

强化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引导物流企业运用环保、节能设施设备,优化作业流程,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物流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物流园区向绿色生态物流园区转型发展,推广绿色循环低碳物流设备,鼓励采用托盘、集装箱、集装袋等标准化设备,提升仓储设施的节能减排性能。合理布局交通站点、物流园区和生产企业,发展多式联运长途运输,推进传统运输方式的重构。重点支持鸿海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优化运输实体网络布局,加强货源组织,发展壮大甩挂运输模式。


第五章  重点工程

一、基础设施工程

完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运输枢纽设施、运输组织及管理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引进一批先进、适用的标准化物流装备,推进物流园区转型升级和规范化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改善物流服务,着力打造宜春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支撑。加快运输组织模式创新,推动铁水联运、集装箱快运、国际班列等项目建设,实现与口岸服务的高效对接,巩固和发展口岸辐射功能。

专栏四  基础设施工程

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充分利用宜春“登高临空”的条件,依托明月山机场和宜春站、高安站,布置湖田临港综合物流园区(袁州区)、宜春高铁物流园区,发展空港物流、高铁物流等业态。依托公路、铁路、港口等交通枢纽条件,建设同田综合码头工程(丰城市)、樟树市五码头改造工程(樟树市)等;改善物流仓储、配送等生产条件,建设樟树市铁路新货场等。

运输组织项目:加速推进高安和万载两个口岸作业区建设,同时,推进樟树市水运口岸作业区、宜春海关监管场所等项目的工作,不断提升口岸建设工作水平。开通“宜春西—九江北”铁水联运货运班列、江西(宜春)至福建(江阴港)集装箱快速班列、赣欧(亚)班列(高安市)等,增强物流运输组织能力。

二、产业联动工程

整合汽车物流要素资源,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把传统的仓储、运输物流企业通过流程再造、存量盘活和资产重组等方式转变为现代物流企业。鼓励制造企业整合业务流程,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库存,加速周转,扩大物流外包的业务范围,提高物流外包的功能层次。引进自动分拨系统、一步式装车系统等,发展“智慧物流”;支持平台型企业发展,基于供应链“人、车、货、场”数据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与大数据架构。

专栏五  产业联动工程

1汽车物流项目:启动高安森泽汽车商贸物流园高安市、中汽零高安汽车商贸物流产业园高安市、晟茂?汽车生活广场上高县、上高县汽车服务广场上高县、六星汽车城国际汽车生态文化产业园(袁州区)、张家山汽车仓储物流中心项目(宜阳新区)等项目,促进汽车物流集群发展;搭建高安物流云谷中国物流总部基地、高安运力平台等发展平台载体,促进物流信息化建设,提升发展层次;积极推进鸿海物流甩挂高安市等先进组织方式,降本增效。

2锂电新能源物流项目:围绕中国(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园,加快建设与锂电产业紧密配套、有效衔接的物流设施,重点提高锂电新能源物流过程中的技术服务标准,提升锂电产品附加值,实现锂电产品采购、仓储、销售与物流一体化运作,降低企业库存和物流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亚洲锂都”。

3医药物流项目:建设袁州医贸物流园区、樟树药都医药物流园、江西九州现代医药物流园樟树市等,促进医药企业集群发展,共享物流资源;建设樟树市汉广公司、盛霖公司医药仓储项目,樟树市仁翔药业、仁海公司、仁昊公司、广多公司医药流通项目,以及高安市一尧医药、昌盛大药房药品配送项目,加快完善集生产制造、产品研发、物流配送、产品分销、药品零售连锁经营为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链。

4烟花鞭炮危险品物流项目:充分利用贸易便利化政策,推动万载烟花鞭炮危险品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实施“单一窗口”国际贸易,提高申报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深化与浏阳、李渡等烟花产区及重要港口(九江港、岳阳港等)的通关合作,实现口岸服务的高效对接。

5其他:鼓励制造企业突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束缚,将物流服务进行外包,建设科华物流仓储综合项目高安市、桃源物流仓储综合项目(高安市)、江西和达天下物流有限公司仓储物流上高县;完善生产服务型物流设施,建设江西陶瓷电商物流园区高安市、江西省陶瓷基地大型仓储物流配送中心(高安市)、奉新纺织物流园区、丰城高端制造物流园区等项目。

三、城乡配送工程

完成江西省级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建设工作。加强城市公共配送节点网络建设,整合提升和规划建设一批城市配送中心,完善公共配送末端网络和配送车辆停车、装卸作业设施。加快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构建物流统一配送体系,有效解决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

专栏六  城乡配送工程

城市共同配送服务项目:建设城市共同配送公共信息平台项目,提高城市配送的信息化水平;整合现有仓储、运输、配送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宜春快消品仓储配送中心、城市末端配送网点、城市配送车队等,初步形成规范有序、统一高效、机制健全的城市共同配送服务体系。

农村物流体系项目:整合商贸、供销和邮政系统设施资源,建设铜鼓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万载全国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基地等项目,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资料、农民生活资料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

四、农产品与冷链物流工程

建设预冷、保鲜、初加工基础设施,加快生猪、牛羊、家禽、果蔬等特色农产品的外运,补齐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短板。引进推广先进配送车辆和蓄冷设备,实施农产品全程冷链配送,建立冷链仓储配送中心、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冷库及恒温库等设施,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

专栏七  农产品与冷链物流工程

农产品物流项目:建设赣西农产品批发市场(袁州区)、樟树农产品批发市场、奉新农产品物流园、靖安县现代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上高县中心农贸市场、江西省锦江农产品物流中心上高县等项目,打造特色农产品物流的中转站;建设袁州贫困乡镇农产品加工集散中心(袁州区)、万载有机农产品集散中心、东升农副产品加工配送项目(袁州区)、洪塘镇农产品加工集散中心(袁州区)等,加强农产品仓储、配送能力。

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巴夫洛特色农产品冷链仓储中心项目高安市、江西钰顺冷藏\冷鲜物流建设项目万载县、奉新县10万吨气调冷库及恒温库建设项目、上高县水产品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完善冷链仓储设备;推动江西康怡冷链食品物流项目樟树市、丰城市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丰城市、丰城市梅林镇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丰城市等建设,提高冷链配送能力。

五、商贸物流工程

充分利用宜春市便利的对外交通条件和县县通的优势,加快城市商业网点建设,推动物流业与商贸业联动发展;将商贸物流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发展、“三农”建设紧密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提升商贸物流业发展水平与质量,力争建设一批具有展示交易、现代仓储、加工配送、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商贸物流中心,构建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主业突出、功能完善、相互补充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

专栏八  商贸物流工程

电子商务项目:布局“市、县”两级电子商基地。市级基地项目有宜春跨境电商综合产业园(袁州区)、江西天蝉电商产业园基地(袁州区)、新浪淘宝电商基地(袁州区)、南氏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袁州区)等;县级基地项目有丰城市电子商务产业园、现代物流采购与区域物流中心(靖安县)、万载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铜鼓电子商务(铜鼓县)、同乐居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万载县);建设宜丰新庄镇电商+农业项目等,在农村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终端。

商贸中心项目:建设红林世纪城(宜阳新区)、新城商贸物流园(袁州区)、金桥国际商贸物流城(袁州区)、樟树商品大世界、物华综合大市场(第一足球网)、林安商贸城(丰城市)、上高县新天地商贸中心、天工商贸物流城(奉新县)、高安商贸物流产业园、万载天禧商贸物流中心等商贸物流设施,实现商贸物流规模化发展。支持袁州区建设再生资源利用市场(二手物品市场),将物流嵌入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大循环。

六、粮食物流工程

充分发挥宜春“赣中粮仓”的资源优势,以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优化粮食仓储设施布局,实现粮食仓储物流一体化融合发展。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推动粮食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推进粮食流通。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粮食交易功能,建立功能齐全、交易方式先进、信息透明、与粮食物流相结合的粮食批发市场。

专栏九 粮食物流工程

粮食仓储项目:建设市粮油储运站粮食仓库退城进郊项目、“危仓老库”维修改造项目全市、樟树东站国家粮食储备库建设项目樟树市等,对粮食仓储设施进行改造升级。l

粮食交易市场项目:建设宜春市赣西粮食物流园袁州区、湖田上古物流农批市场(袁州区)、高安粮食物流集散基地、高安粮油批发交易市场、铜鼓县粮油产品物流中心等,推动粮食流通。

粮食加工项目:建设中州米业有限公司仓储加工项目(袁州区)、上高绿色食品产业基地、汇丰源仓储中心仓储加工项目(高安市)、民兴农民专业合作社仓储加工项目(高安市)、盛发粮油有限公司仓储加工项目(高安市)等,提高粮食产品附加值。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组织协调

进一步完善组织推进机制,完善宜春市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加快宜春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解决现代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切实做好物流企业的服务工作,做到部门之间横向协同;各县(市)相关部门对应设立物流业发展专项推进机构,形成推动产业发展的合力,做到纵向目标一致。建立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将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纳入年度计划,列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明确责任主体和进度要求。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评估,找出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及时充实调整相关建设项目。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认真落实国家和江西省支持物流业发展的土地政策,优先支持重点物流项目新增建设用地。重点做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保障物流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鼓励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和存量土地资源建设物流设施或提供物流服务。认真落实国家和省里的各项措施,支持和引导物流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专业管理、风险分散、滚动发展”的模式,吸引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地方财政资金出资,制定支持宜春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资金扶持政策。加大“财园信贷通”等政策性信贷产品对现代物流业的支持力度,组织企业参加“江西省参与的一带一路建设政银企对接会”,鼓励企业合理利用政策解决投资来源问题。

三、强化人才支撑体系

加强物流人才需求预测和调查,制定适宜的人才激励政策。加快培育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技术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实施“中高级物流人才引进计划”,引进熟悉国际物流业务运作和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实施“本土物流人才提升计划”,组织本土物流企业中高级物流人才培训,鼓励物流从业人员申报相关职称。结合宜春市产业特色和物流业发展特点,引导宜春学院、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丰城中专和高安市职教中心等院校创造条件开设现代物流相关专业,支持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在物流管理专业基础上设置智能物流、冷链物流相关课程;推进校企合作,推行定向人才培育模式,培养物流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四、加强物流安全监管

全面落实《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严格实名收寄、开包验视等环节;同时,督促物流企业严格保护客户信息,推广使用“隐私面单”;在物流企业经营场所、站点、库房等重要部位设置二十四小时监控设备并根据实际需要保存监控记录。督促各园区(企业)物流监管人员全面落实安全监管制度,定期检查物流园区(企业)监管执行程度;建立监管巡查制度,及时记录、上报巡查情况,督促企业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做好物流车辆管理工作,建立交通物流企业物流运行信息搜集、共享、报告和预警机制;加强万载烟花鞭炮产业集群等危险品物流行业事前管理和安全教育,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和动态跟踪,确保做到宜春市物流业重大安全方面零事故。

五、建立信用评价体系

探索建立物流企业等级评定和信用分级管理,支持建立以消费者评价为基础,以专业化第三方评估为主体的市场化物流信用评级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联合与物流业管理有关部门,加大企业信息归集力度,建立联合奖惩制度。完善物流行业信息披露机制,在“智慧宜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上建立物流企业信用信息记录,并与“信用宜春”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对接,依法向社会及时公开。营造“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良好社会氛围,改善市场信用环境。加强对注册、处罚、企业信息公示、消费维权等数据分析,探索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开展联合惩戒。

六、完善社会物流统计

加强宜春市社会物流统计工作,建立涵盖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总费用、社会物流总收入和物流业增加值等统计数据的指标体系,探索建立分县(市、区)物流业增加值核算制度,将全市物流产业有关指标纳入常规统计范畴;开展社会物流企业联网直报工作,扩大社会物流企业统计调查范围。加强物流产业运行的监测分析,进一步完善和充实重点监测数据库。推进社会物流统计数据与物流业相关管理部门数据的整合和共享,发挥统计信息咨询功能,为制定规划和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七、发挥物流协会作用

把市物流行业协会纳入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充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在物流政策宣传、物流产业调研、A级企业评估、物流标准宣传贯彻、社会物流统计、物流技术咨询、物流人才培训、国内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作用,了解全市物流行业企业的需求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进现代供应链创新和应用,建设“物流智库”,成为政府和广大物流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推动物流行业文化建设,引导企业全面履行社会责任,促进行业规范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附件  宜春市物流相关指标预测

为了确定宜春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目标、分析物流市场发展趋势和制定物流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分别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对宜春市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规模进行预测。

1.物流业发展方向预测

根据宜春市强大的制造业基础、独特的区位条件和宜春市“十三五”有关专项发展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方向、产业结构调整趋势,随着制造业和商贸业的加快发展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十三五”期间宜春市汽车物流、医药物流、商贸物流、冷链物流、城乡配送等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物流相关指标预测

由于宜春市目前没有专门的物流统计指标,因此采用货运量、货运周转量作为物流业发展的代理指标,根据多种方法分别对反映物流业发展的指标进行预测。

(1)城市配送市场需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反映通过各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生活消费品来满足他们生活需要,是研究人民生活、社会消费品购买力、物资流通等问题的重要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的大小决定了城市配送需求。目前城市物流配送量还缺乏资料进行科学预测,通过预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反映城市配送需求的发展趋势。本规划采用GM(1,1)灰色预测、多项式回归预测、趋势外推预测三种方法进行组合预测,预测结果见附表1。

附表1  2016—2020年宜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测

预测方法

预测模型

货运量(万吨)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GM(1,1)灰色预测

Y(t+1)

=1905.28e0.1326t-1679.18

598.61

683.48

780.40

891.05

1017.40

多项式回归

预测

Y=2.71t2+28.01t+197.98

595.75

669.90

749.48

834.49

924.93

趋势外推预测

Yt=201.94e0.1373t

605.69

694.83

797.09

914.40

1048.98

组合预测

Y=(Y1+Y2+Y3)/3

600.01

682.74

775.66

879.98

997.10

组合增长率

13.98%

13.79%

13.61%

13.45%

13.31%

根据预测结果,到2020年宜春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997亿元,是2015年的近2倍,年均递增13%以上。如此巨大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所产生的城市物流配送需求量是巨大的,因此对宜春市的城市/城际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2)货运量

在宜春市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下,宜春市货运量近年来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采用移动平均法、多项式回归预测、回归预测“十三五”期间宜春市货运量发展趋势,预测结果见附表2。

附表2  20162020年宜春市货运量预测

预测

方法

预测模型

货运量(万吨)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移动

平均法

Y=12702+702*t

16914

17616

18318

19020

19722

多项式

回归预测

Y=-72.202t2+2380t+7234.3

21653.37

22805.94

23814.10

24677.86

25397.21

回归

预测

Y=10.29*G+159.84*P-88000(G为GDP,P为户籍总人口)

18648.89

21306.62

23965.13

26624.44

29284.56

组合预测

19072.09

20576.18

22032.41

23440.77

24801.26

组合增长率

0.81%

7.89%

7.08%

6.39%

5.80%

根据该预测结果,到2020年宜春市货运量将达24801.26万吨,年均增长5.59%。与经济增长速度相比,货运量增速缓慢,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多批次、重量轻,高附加值货物比重上升,对货运运输实效、可靠性要求程度提高,外向型、高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需求增大,这些都为宜春货运市场提出更高要求。

3)货运周转量

货运周转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物流产业活动的规模,它的增长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物流需求的增长变化。采用取对数回归预测、多项式回归预测、回归预测三种方法组合预测宜春市20162020年货运周转量的发展趋势,见附表3

附表3  2016—2020年宜春市货运周转量预测

预测方法

预测模型

货运周转量(亿吨公里)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取对数回归预测

Y=190*Ln(t)+206.09

574.86

632.34

718.15

803.96

889.79

多项式回归预测

Y=-5.9999*t2+109.28*t+119.29

609.54

616.82

612.10

595.38

566.66

回归预测

Y=0.35*G+2.38*P-1312

(G为GDP,P为户籍总人口)

601.18

623.56

643.58

661.69

678.22

组合预测

595.19

624.24

657.94

687.01

711.56

组合增长率

4.14%

4.88%

5.40%

4.42%

3.57%

根据该预测结果,到2020年宜春市的货运周转量将达到678亿吨公里,年均递增4.48%,比2015年增长近1.5倍。物流产业规模继续快速增长,对宜春市提升物流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出新的要求。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