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河湖长制工作两次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北潦河入选水利部青年眼中家乡河、幸福河(全国共14条,为全省唯一一条);“河小青”保护母亲河巡河净滩行动获第七届节水护水志愿服务暨水利公益宣传教育专项赛三等奖、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赛铜奖;市水利局荣获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市政府及时奖励集体三等功,市河长办荣获全省政府系统“五型”政府建设先进集体称号……近年来,我市水利系统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砥砺奋进、积极作为,在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障水安全方面取得亮眼成绩。
持续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我市水利系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查检查,有序开展水旱灾害防范各项工作。积极应对了2022年下半年有记录以来极端旱情,有效处置了2023年清丰堤、牛坑水库险情,2024年先后成功应对11轮强降雨、249座水库水位超过汛限和3条河流8座水电站水位超过警戒线等险情,全年实现“四不一确保”(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同时,狠抓项目落实,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持续加大水利投入,为水利建设和防汛抗旱提供强劲支撑。去年,全市落实全社会水利投入72.12亿元,同比增长4.34%,其中争取中央及省级资金23.7亿元;发行水利地方政府专债28.75亿元,居全省首位,同比增长38%,工作成效突出获省水利厅通报表扬。我市在2024年全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绩效评价中实现“五连冠”,10个县市区全部进入优秀行列,其中5个县市进入全省前10名;在中央及省级水利发展资金绩效评价中获评优秀,2个县区进入全省前10名。
加强保护治理节约水资源。我市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强化江河湖库生态保护综合治理。着力推进河湖库“清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行动,去年全市完成河湖库“四乱”问题整改827个,整改率达99.8%;持续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温汤河成功入选全国2024年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全省仅2条河入选),争取到中央资金7000万元、省级资金1000万元,目前项目正有序推进中;2024年我市获评省级水生态文明村13个,获得奖励资金居全省第2位;第一足球网秀溪水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等2个项目被列为全省解决移民突出问题项目,争取到中央资金4000万元。同时,我市大力推进节水行动,出台的节约用水激励办法被《全国节约用水信息专报》刊登报道,4个合同节水项目通过水利部审核,创建省级“水效领跑者”企业5家、省级节水型企业16家;高安红狮水泥有限公司荣获国家级“水效领跑者”称号;完成水权交易10例,交易金额60余万元,其中1例入选水利部典型案例;“节水贷”融资10笔,金额约2亿元。
着力推进水利改革创新。我市水利系统积极开拓创新,通过谋发展、挖潜力、树典型,在水土流失治理、监督执法、安全生产、幸福河湖建设等方面出新招、下真功、求实效,取得显著成效。市水利局建立的全力推动水利安全生产落地见效“六项机制”入选水利部水利监督典型案例,第一足球网督促整治矿区水土流失行政公益诉讼案被列为水利部、最高检水政执法与监察公益诉讼协同服务保障国家水安全典型案例,铜鼓县扎实推进小水电站大坝安全提升的做法入选水利部小水电绿色发展典型做法案例,铜鼓县幸福河湖建设实践被列入《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典型案例汇编(2024)》,高安市成功入选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代化灌区试点,全市10座水库和丰城市成功入选全省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先行先试试点,我市的诸多经验做法在水利部三峡后续工作管理培训班、2024年太湖流域片水利监督工作座谈会、全省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暨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攻坚行动座谈会、全省水政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袁州区飞剑潭水库、高安市上游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荣获2024年度江西省水利工程优质(赣鄱)奖,占全省总数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