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足球网

图片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公报 / 2020 / 第3期(总第9期) /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第一足球网关于印发《宜万经济走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时间: 2020-07-01 14:55 来源: 市政府办 访问量:
字号:

??宜府办发202014号 202058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三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宜万经济走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为进一步促进宜万经济走廊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宜春中心城区,打造三个中心、一个基地,构建完善五组团、双十字、一环城中心城市格局,建设赣湘鄂区域中心城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

  (一)空间布局

  全面打造宜万经济走廊一核两轴产业布局。

  一核:宜春主城区发展核。

  宜春主城区主要包括宜春中心城区建成区(不含工业园区)。整合宜春主城区文化、教育、体育、商贸、医疗等资源,重点发展文体教育、休闲娱乐、现代物流、商贸流通、现代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和大数据产业,打造文体教育中心、休闲旅游度假商贸中心、医疗健康养生中心。

  两轴:优势产业升级轴和新兴产业发展轴。

  优势产业升级轴,以320国道、宜万铜高速等南北向大通道为主的产业轴,沿线涉及万载工业园、宜春经开区、袁州医药工业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富硒农业、绿色(有机)食品、特色种养等大健康产业,锂电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新兴制造业,旅游业、休闲农业等新兴服务业。沿线各乡镇主要集中力量优化升级现有产业:西村镇依托宜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洪塘镇依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发展富硒农业、绿色(有机)食品业和休闲农业;湖田镇依托教体新区主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乡村旅游业;三阳镇优先发展商贸服务、乡村旅游,做大做强夏布产业;柏木乡重点做强生态旅游养老产业;马步乡发展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产业;三兴镇重点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富硒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罗城镇、白良镇重点发展富硒产业、休闲农业。

  新兴产业发展轴,沿新建的宜万同城快速路形成的新兴产业发展轴。依托宜春大数据产业园、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袁州机电产业基地,联动沿线各乡镇,以大健康、大数据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健康养生产业、生态农业、旅游休闲产业,同时布局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新兴制造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规划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各类专业产业园区,快速做大新兴产业规模。沿线各乡镇重点以现代生态农业及旅游休闲农业为主,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宜万经济走廊产业发展体系表

空间布局

片区名称

主导产业

一核

袁州新城

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商贸流通产业

宜阳新区

大数据产业,健康养产业,高端商务商贸业

教体新区

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等新兴服务业

优势产业

升级轴

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

锂电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

袁州医药工业园

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业

万载工业园

生物医药、锂电新能源、绿色(有机)食品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业

袁州区西村镇、洪塘镇

富硒产业,休闲农业,绿色(有机)食品

袁州区湖田镇

文化创意,休闲农业

袁州区三阳镇

夏布、苎麻文创产业,商贸流通业

袁州区柏木乡

生态旅游养老产业

万载县马步乡

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产业

万载县三兴镇

富硒产业,绿色(有机)食品,现代观光农业

万载县白良镇、罗城镇

富硒产业,休闲农业

新兴产业

发展轴

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

休闲旅游产业、健康养生产业、文创产业、富硒产业

宜春大数据产业园

大数据产业

袁州机电产业基地

智能装备制造、锂电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

沿线乡镇

生态农业、健康养生、旅游休闲农业


    (二)发展目标

  至2021年,宜万经济走廊(袁州区、万载县、上高县)GDP力争达到1000亿元,成为建设赣湘鄂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增长极;至2025年,宜万经济走廊GDP力争达到1300亿元,集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支撑赣湘鄂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作用进一步凸显;至2035年,宜万经济走廊GDP力争达到2500亿元,宜春中心城区实现重大跨越,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全面实现三个中心、一个基地发展目标。

  二、工作举措

  重点围绕大健康产业、大数据产业和新兴制造业、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富硒、休闲农业、绿色(有机)食品、健康养生、数字经济、锂电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商贸流通等重点产业,全力构建宜万经济走廊两大两新现代产业体系。

  (一)大健康产业

  1生物医药产业。以袁州医药工业园省级产业集群为核心,以济民可信、百神药业、科伦医疗器械等企业为龙头,实施一谷一城一港计划。发展中药材加工、中药饮片(含中药颗粒)、中成药、生物医药、化学制剂、医疗器械产品等医药制造业,打造国内医药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推进中医药产业孵化基地、中药饮片炮制标准认证中心、中药现代制剂工程技术中心、中药制药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增强全市中医药产业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支持现有医药生产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支持济民可信年产10亿片三类新药米格列奈钙片技术改造和新增金水宝片剂生产项目;支持百神药业中药配方颗粒临床试用。引进医疗器械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医学影像、放射治疗、3D打印、医疗机器人等产品,拓展医疗器械产业链条,加快产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数字化诊疗设备及健康监测装备转变。加快万载工业园应急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扶持江西达优医疗、北京众诚方源药厂等龙头企业发展,力争广州白云山拜迪生物项目落户万载。(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等相关单位,袁州区、万载县政府)

  2富硒产业。依托宜万经济走廊富硒土壤优势,用好富硒资源,注重专利申请和品牌建设,提升宜春世界硒养之都知名度。尽快建立江西省富硒产业研究院、富硒功能农业研发平台和富硒产品质检中心。围绕主要富硒农产品,加快制定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进一步加强硒含量检测,强化富硒产品监管,推动富硒产品标准化生产,构建硒产业标准体系,力争升级为国家行业标准。推进富硒一园一带一区建设,全力做大宜春富硒产业规模,建设集大米油茶精深加工、商贸物流、电商服务为一体的富硒产业园,以温汤镇、洪江镇、西村镇、洪塘镇、三兴镇、白良镇、罗城镇为主,建设集农、旅、养融合发展的富硒养生产业带。深度开发富硒特色产品,打造知名硒产业发展示范区。(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市监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新旅局等相关单位,袁州区、万载县政府,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3健康养生业。充分利用宜春特有的山水、温泉、森林氧吧、中药、中医技术等生态和文化特色资源,发展中医药休闲养生、温泉养生养老、生态养生、中医药康复疗养等新业态,打造医养结合示范区。推广以中医药为依托的养生保健服务,发展三伏贴、热敏灸、刮痧、拔罐、推拿、按摩、膏方、药膳、药浴、药熏等系列中医药养生保健产品,形成一批养生保健服务特色品牌。探索养心、养生新模式,依托独特的佛教资源,建设若干禅修基地,开发宗教静养、佛乐欣赏、素食餐饮等宗教养生产品,加快发展宗教静养特色养生服务,开展康复治疗服务,开展智能水疗、虚拟训练、心理治疗等应用示范。以宜春市人民医院、宜春市中医院、宜春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为依托,加强学科建设,打造品牌医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文广新旅局、市民政局、市发改委等相关单位,宜阳新区管委会、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4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挥宜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万载县国家现代(有机)农业示范区、袁州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品牌优势,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以万载县健康食品产业园为基础,着力打造集生产加工、研发销售、物流仓储为一体的万载有机食品产业基地,推进宜万经济走廊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带建设。支持东升有机种植、星火农林科技、恒辉大农业、富龙食品、鑫多福食品、银湖农业茶油加工、吴中亚太富硒农业等企业发展,加大绿色(有机)食品产品认证力度,培育一批绿色(有机)食品知名品牌,打造一批绿色(有机)食品龙头企业,创建一批知名品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以中农联万载现代农业生态科技城为基础,支持农产品交易市场和检测中心建设,建设大型农产品交易集散地。支持发展绿色(有机)食品配套技术及加工设备产业。(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市监局、市商务局、市工信局等相关单位,袁州区、上高县、万载县政府)

  (二)大数据产业

  1打造数据资源中心。围绕数据资源采集、清洗、加工、存储和应用全产业链,建设采集中心、云数据中心和呼叫中心。云数据中心实现赣西地区智慧政务、智慧民生等智慧城市数据和数字经济产业数据集中存储,成为支撑宜春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引进培育数据采集、清洗加工企业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物联网数据采集和工业数据采集清洗服务,发展壮大采集中心,依托云数据中心海量数据资源进行精准营销、精准客户服务等,建设呼叫中心,实现大数据的应用闭环。以政务服务大数据、民生服务大数据和城市管理服务大数据作为三大着力点,深入挖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政务服务、民生服务、城市管理等领域的示范应用,积极培育引进企业和社会机构开展创新应用研究,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开展区块链创新应用研究,以公共服务区块链应用需求为引导,吸引区块链技术研发与应用研发类企业落户,打造适宜宜春的公共服务区块链平台,继而推动企业在金融、农业、中医药等领域开展区块链应用研究。(责任单位:市大数据管理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等相关单位,宜阳新区管委会)

  2加快产业数字化。积极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传统工业、农业和旅游业中的广泛应用。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行业节点建设为突破口,着力联合科研机构、各园区工业企业、产业联盟和信息通信技术服务企业等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助力宜春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力争到2025年宜春工业企业上云比例达到70%,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日益完善。围绕宜春传统优势产业,打造产业运营基地,充分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建材、机电等传统产业向精细化、高品质化发展,再创装备制造业辉煌。推动锂电、中医药、绿色农业、生态旅游、健康养生、物流、电商等产业领域大数据应用水平显著提高,进一步提升宜春优势产业价值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责任单位:市大数据管理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商务局等相关单位,袁州区、上高县、万载县政府,宜春经开区、宜阳新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3加快数字产业化。充分运用大数据推进生态培育,积极引进数据采集、挖掘、交易、应用、安全等相关项目,开展数据数据清洗、脱敏、加工、模型构建等服务,激发数据资源活力,逐步释放数据价值。积极发展数娱产业,以动漫渲染、网游测试、游戏客服等劳动密集环节为切入点,积极引入动漫网游、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直播等数字文化娱乐企业,做响本地数字文化娱乐特色品牌。(责任单位:市大数据管理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商务局等相关单位,袁州区、上高县、万载县政府,宜春经开区、宜阳新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三)新兴制造业

  1锂电新能源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采取强强联合、投资合作、上市融资等方式,发展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主导产品优势明显、关联带动作用突出的锂电新能源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好合众汽车、清陶固态电池、远东电池、银锂、明冠、宜春客车厂、南氏锂电、睿达新能源等锂电企业,培育产业链重点环节行业、骨干龙头企业,形成一批10亿、30亿、50亿元、10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注重强链补链,发挥宜春正负极材料生产等领域优势,补足电解液、电池、隔膜材料等薄弱环节,大力推广应用合众哪吒新能源汽车和中宜客车系列产品,大力发展新能源物流车、环卫车、清洗车等专用车产品,发展大巴、中巴等客车产品,重点加大对电控、电容、汽车配件、充电桩及储能电池制造等下游新兴细分行业企业招商力度,培育构建各环节相互匹配的锂电全产业链。推动建设锂电产业材料采购平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引进直流充电桩、交直流一体充电桩制造企业,加快建设快速充电桩设备。打造新能源科创研发基地,发展与新能源汽车相关联的科创研发产业,吸纳国内外锂电领域研究机构以及宜春学院、宜春职业技术学院的科研力量,建设新能源车联网研发中心、工程研发测试中心、无人驾驶研发中心、智慧车联示范应用中心、智慧创新孵化基地等。(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等相关单位,袁州区、万载县政府,宜春经开区管委会)

  2新材料产业。瞄准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化工材料、新型建材、合金基础材料及医药高分子材料等重点领域,强化供给侧改革,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不断增加高端新材料的比重,为宜春锂电、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建材、化工等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提供优良的新材料。集聚整合产业链,促进新材料产业与上下游产业相互间的紧密合作,形成规模大、竞争力强、辐射面广的新材料产业体系。推进产研融合发展,依托江西省光电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反光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玻璃原材料玻璃釉料研发平台等科研平台,培育发展新产品。以南氏锂电、睿锋环保、恒利钒业等企业为依托,引进一批上下游企业,加快华赛新材料企业建设。(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等相关单位,袁州区、万载县政府,宜春经开区管委会)

  3智能装备制造业。重点围绕高档数控机床生产和智能可穿戴设备生产两大产业,坚持引资、引项、引技、引智相结合,努力引入一批全国知名企业。围绕工程机械、数控机床、3D打印等领域,培育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围绕娱乐、运动、医疗、养老、安全监测等领域智能电子终端应用新需求,积极开发头戴式虚拟现实(VR)显示设备以及智能手环、手表、眼镜、挂件、服饰、鞋袜等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等相关单位,袁州区、万载县政府)

  4电子信息产业。发挥宜春中心城区电子制造业基础优势,瞄准节能环保、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市场,培育发展高端应用的新型电子信息材料及电子元器件产品。加强电子信息产业与宜春现有的锂电新能源产业、新材料等产业的融合,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做大做强现有企业,扶持创维电子、六合电子、航宇新材料等重点,加快引进电子元器件研发制造龙头企业。支持万载工业园申报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落实园区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入园扶助政策,发挥中金润集团和中盟集团专业招商优势,加强与欧乐实业、哥瑞光学、华昌宇科技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对接,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等相关单位,袁州区、上高县、万载县政府,宜春经开区管委会)

  (四)新兴服务业

  1旅游业。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升级。挖掘宜春月亮文化、禅宗文化、温泉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韩愈文化、谢灵运文化、花炮文化等文化内涵,对文化遗迹、博物馆、美术馆、庆祝馆、名人故居、文保单位、剧院书场等文化资源设施进行宜游化改造,推动符合条件的文博、文保单位评定A级旅游景区。推动袁州版画、万载傩舞、万载焰火燃放等传统技艺、表演艺术、非遗项目进景区,将优质的文化资源转化为高品位的文化旅游产品。打造优质旅游路线,做好明月山景区太平山核心区域开发,提升塘佳山片区、东大门片区、洪江片区、潭下片区,中心城区禅博园、花博园、蜂窝农场、酌江风景区及万载古城等景区,规划建设乡村旅游体验、庄园度假、产业基地等旅游项目。以湖冈台山庄、禅农庄园、白马农庄为重点,打造袁州区南庙镇休闲农业游。推进袁州古城、宜春国际儿童动漫小镇、明月山仁和国际硒美康养产业园、宜春院士科学家康养基地、洪江禅意小镇、袁州区月圆缘田园综合体、万载康乐龙韵景区、万载竹山洞景区等旅游项目的建设,打造休闲度假、温泉养生、禅修静养旅游线路。(责任单位:市文广新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市商务局、市发改委等相关单位,袁州区、上高县、万载县政府,宜春经开区、宜阳新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2现代物流业。发展多式联运、城市配送、冷链物流、产业联动四大物流工程。加快宜春铁路货场搬迁,依托公路、铁路、航空等资源,打造公铁联运、公空联运,建设区域货运枢纽或商品集散中心。围绕城市大宗商品配送物流中心的建设,加快公共配送中心和城市配送通道建设,优化、完善城市配送网络,形成覆盖周边区域的商品配送范围和配送服务网络。依托赣西农产品市场及城区社区菜市场等农产品市场,加快发展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鼓励和支持建立生鲜配送中心,培育专业冷链物流企业,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推进物流业与商业联动发展,鼓励商贸企业剥离仓储配送功能,鼓励有条件的商品交易市场实现交易与物流相分离,提高商贸企业、商品交易市场等物流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等相关单位,袁州区、上高县、万载县政府,宜春经开区、宜阳新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3现代金融业。依托宜阳新区大数据产业园,吸引大数据、区块链、量化投资、智能金融、数字征信等国内外新型金融科技企业落户发展,打造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区。加大对金融科技企业支持,打造一批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鼓励金融租赁、互联网金融、商业保理、仓单融资、消费金融等金融业态进驻,培育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多元化投资基金,引进基于绿色金融业务的律所、会所、咨询评级等专业中介机构。(责任单位:市金融办、市商务局、市财政局等相关单位,袁州区、上高县、万载县政府,宜春经开区、宜阳新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4商贸流通业。做强做活商贸流通业。打造高品位特色商业街区,积极推进宜春润达国际商业步行街、王子巷商业街、温汤镇古井泉商业街等项目建设,打造集文体娱乐、购物休闲、餐饮美食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业态集群。培育壮大大型商贸集团,支持万达广场、天虹购物中心、润达国际购物中心、宝源万象城市广场等城市商业综合体发展,引进盒马鲜生、奥特莱斯、山姆会员店等国际国内知名零售品牌企业,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发展,提高购物体验,发展新零售。引进一批适应消费升级要求、特色鲜明的酒店集团。发展节庆会展经济,办好月亮文化节、国际花炮文化节、傩文化展演展示等活动,促进商贸发展。打造宜春中医药、锂电新能源等特色产业展览会,大力引进国内外优质品牌展会到宜春举办。繁荣夜间消费市场,打造半山夜市等一批富有本地特色的夜间消费活动项目,提升改造夜间街区,促进美食名吃、演艺、体验娱乐、文化休闲等多元化的夜间消费业态发展,鼓励发展24小时不打烊餐饮店、便利店、娱乐场所。提升商品质量,着力发展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富硒产品、地标产品、老字号产品,打造宜春大米等一系列区位优势产品。编制宜春老字号传统技艺目录,持续开展老字号认定申报工作。(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发改委、市市监局等相关单位,袁州区、上高县、万载县政府,宜春经开区、宜阳新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5休闲农业。重点发展集农业生产经营、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休闲农业,打造特色农家乐。支持发展公司+农户模式的休闲农业,重点打造江西星火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省级田园综合体和明月花溪谷旅游有限公司花溪谷省级精品农庄,支持万载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芦村田园综合体建设、洪塘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促进西村生态农业观光游产业和马步乡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产业、康乐水马冲水库康养休闲公园发展。结合秀美乡村建设,发展特色观光农业,打造一批产业融合示范园。(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发改委、市市监局、市工信局等相关单位,袁州区、上高县、万载县政府,宜春经开区、宜阳新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三、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成立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宜万经济走廊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发改委,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牵头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宜万经济走廊产业发展,并定期调度工作情况,及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和事项。各地各相关单位要组织精干力量,建立相应机构,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人。(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二)完善推进机制。涉及宜万经济走廊产业发展的重大事项,属于跨地区、跨部门的,各地各相关部门及时提交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梳理,报请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属于各地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由各地各相关部门自行解决。(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三)提供要素保障。加大宜万经济走廊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保障,对重点布局的重大产业项目,确保用地、用电、用水等资源要素供给。特别是用地保障,建立健全宜万经济走廊用地年度计划和管理机制,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统筹规划,确保用地指标能争下来,落下去,不浪费。(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发改委等相关单位,各相关县区政府、管委会)

  (四)加大资金支持。各级财政统筹各类产业、行业专项资金,采用直接资助、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多元化扶持方式,支持宜万经济走廊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通过五贷一保、市级产业引导资金和发展升级引导基金,撬动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支持。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和PPP项目,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落实全市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各项政策,让企业受惠。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力争将宜万经济走廊纳入国家、省相关规划,争取政策、项目、资金、用地等支持。(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新旅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人社局等相关单位,袁州区、上高县、万载县政府,宜春经开区、宜阳新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五)推进项目建设。按照策划储备一批、招商引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达标一批要求,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做好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和监测分析,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新旅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相关单位,袁州区、上高县、万载县政府,宜春经开区、宜阳新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六)开展产业招商。创新招商机制,在项目归属、税收分成、合作共建方面进行探索,实现利益共享、互利共赢。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招商引资推进机制,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招引和落地,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和问题。强化市级统筹,进一步细化产业招商目录,推动产业链招商,鼓励协作招商避免恶性竞争。(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新旅局等相关单位,袁州区、上高县、万载县政府,宜春经开区、宜阳新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七)培育优势企业。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种子企业,鼓励优势企业开展联合重组,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鼓励通过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拓展重点产业细分市场和下游应用市场,建成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建立以资本为纽带、产学研用结合的产业联盟,集中优势资源,加快产品研发与应用。(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等相关单位,袁州区、上高县、万载县政府,宜春经开区、宜阳新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八)打造双创示范。依托宜春学院、宜春经开区双创基地、江西青年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青年谷创新产业园)、宜春经开区物流园,以四创四导创业孵化模式想创培训、初创孵化、小创扶持、规创入园的运行模式和市场引导、企业主导、政府倡导、部门指导的管理模式,构建良好的创业生态。建设田心小微企业创业园,提升打造一批创业孵化基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团队,依托重点企业、高校、公共实训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培养一批研发人才,培育一批产业工人、技术骨干与创新团队。(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教体局等相关单位,袁州区、上高县、万载县政府,宜春经开区、宜阳新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九)优化发展环境。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做好政策措施的探索创新,持续优化宜万经济走廊产业发展环境。开展宜万经济走廊产业发展宣传发动行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相关新闻媒体,安排专栏宣传报道,加强舆论引导,对产业发展先进典型和经验进行报道,进一步浓厚发展氛围。(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此件主动公开)

  解读:宜万经济走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一、《实施方案》起草背景及依据

  市委四届三次、四次、五次会议提出了建设“宜万经济走廊”的决策部署,编制实施《宜万经济走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对宜春建设赣湘鄂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三个中心、一个基地”,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构建“五组团、双十字、一环城”中心城市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依据《宜万经济走廊规划》,在深入调研并广泛征求相关县(市、区)、市直有关单位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编制形成了《实施方案》,并经市政府常务会和第一足球网审定。

  二、《实施方案》的总体考虑

  涉及范围:宜万经济走廊规划核心区范围包括宜春中心城区以及湖田镇、渥江镇、三阳镇、温汤镇、洪江镇、南庙镇、新坊镇、彬江镇、西村镇、洪塘镇、新田镇、寨下镇、芦村镇、柏木乡,万载县的县城以及高城镇、白良镇、三兴镇、罗城镇、马步乡、鹅峰乡,上高县的田心镇、镇渡乡。

  总体考虑:以构建宜万经济走廊现代产业体系为抓手,着眼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化升级现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明确产业布局,着力将宜万经济走廊打造成支撑赣湘鄂区域中心城市发展重要增长极。

  三、《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空间布局

  打造宜万经济走廊“一核两轴”产业布局。

  一核:宜春主城区发展核主要包括宜春中心城区建成区(不含工业园区)。整合宜春城区文化、教育、体育、商贸、医疗等资源,重点发展文体教育、休闲娱乐、现代物流、商贸流通、现代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和大数据产业,打造文体教育中心、休闲旅游度假商贸中心、医疗健康养生中心。

  两轴:优势产业升级轴和新兴产业发展轴。优势产业升级轴是以320国道、宜万铜高速等南北向大通道为主的产业轴,沿线涉及万载工业园、宜春经开区、袁州医药工业园。新兴产业发展轴沿新建的宜万同城快速路形成的新兴产业发展轴。

  (二)关于发展目标

  至2021年,宜万经济走廊(袁州区、万载县、上高县)GDP力争达到1000亿元,成为建设赣湘鄂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增长极;至2025年,宜万经济走廊GDP力争达到1300亿元,集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支撑赣湘鄂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作用进一步凸显;至2035年,宜万经济走廊GDP力争达到2500亿元,宜春中心城区实现重大跨越,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全面实现“三个中心、一个基地”发展目标。

  (三)关于工作举措

  重点围绕大健康产业、大数据产业和新兴制造业、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富硒、休闲农业、绿色(有机)食品、健康养生、数字经济、锂电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商贸流通等重点产业,全力构建宜万经济走廊两大两新”(即大健康产业、大数据产业和新兴制造业、新兴服务业现代产业体系。

  (四)关于组织实施

  《实施方案》从强化组织保障完善推进机制提供要素保障加大资金支持推进项目建设开展产业招商培育优势企业打造双创示范优化发展环境九个方面明确相关要求,保障落实落地。

  (解读人:邹健,联系电话:3273395)

附件: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