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设施提档升级,居民楼改头换面,一个个老旧小区完成华丽蜕变,成为城市一道新的靓丽风景线。
近年来,我市始终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列为重点民生项目,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535个小区、1281.9万平方米的改造工作,累计投入资金33.6亿元,12.2万户老旧小区业主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2023年,我市投资约10.8亿元,在全市范围内改造老旧小区147个,惠及37146户,截至目前,已开工129个,其中列入民生实事项目45个、9049户,截至目前已开工40个。
“一区一策”改进群众心坎
铺设沥青路面、建设市政雨污管线、完善配套设施……通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袁州区环城南路一机小区的“老”居民过上了“新”生活,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一机小区建成至今已有30余年。改造实施前,小区存在屋顶漏水、化粪池堵塞、路面坑洼积水、裸露土地、明沟排水、立面风化脱落、强弱电线悬挂、楼道墙面脏破等实际问题。为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我市将该小区纳入改造计划,进行了立面改造、雨污分流、智慧安防工程、绿化道路工程、新增停车位等项目改造。
“小区环境变好了,生活也更舒心了,幸福指数大大提升。”居民韩秋生高兴地说道。
为探索小区公共空间更多可能性,发现更多有价值的空间,该小区改造计划将原定施工设计和居民诉求相结合,小区配套改扩建卫生院、幼儿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小型商超,同时将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在小区内,各功能室齐全,建有便民服务中心、党史馆、体育场、阅览室、棋牌室、文化活动室、舞蹈室等配套设施。
改得如何,效果怎样,业主说了算。我市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坚持“一区一策”,在方案拟定方面,各小区改造方案至少面向业主进行两轮公示、两轮修改,公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在过程监管方面,邀请业主参与,对项目改造质量、改造内容、改造工期进行全过程监管;在后期效果方面,由业主参与评价。
“红色物业”打造幸福家园
绿树红花生机盎然,红墙灰窗端庄大方,楼梯间整洁有序……走进“旧改”后的袁州区凤凰街道专建小区,只见住户成群散步谈笑风生,年轻人留影打卡络绎不绝,一改昔日的衰落破败,迎来了美丽“新生”。
2020年,我市对年久失修、破旧脏乱的专建小区启动改造,先后实施了雨污分流、路面硬化、增加停车位、道路景观、路灯等改造项目,并对小区居民楼外墙与楼道内墙进行了刷漆、增加了声控灯与灭火器、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等。小区改造好后,该小区在党支部基础上组建了物业管理委员会,打造“红色业委会”,同时推选楼栋长,实现物业管理居民自治。针对以前存在乱停乱放、畜养家禽、环境卫生差等问题,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加强监管和引导。通过党建引领,激发“红色力量”,专建小区外在“颜值”和内在“气质”同步提升,一跃成为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
为避免“有建无管”,我市对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引进物业化管理,积极推行红色物业管理,通过充分发挥社区、小区的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党建引领,将社区治理能力建设融入改造过程,完善小区长效管理机制。截至目前,中心城区569个住宅小区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
“一清七改”提升生活品质
醒目的双车道交通标线,翠绿的树木花草,整齐的停车位、崭新的健身广场……改造后的袁州区湛郎街道文笔峰社区造纸厂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改造前,造纸厂宿舍小区室外乱堆乱放、私搭小菜园、车辆乱停等现象突出,因基础设施老化,日常用水用电用气问题长期困扰着这里的居民。
去年7月,造纸厂宿舍小区开始动工改造,从地下、地面到地上进行全方位提升:弱电下地、铺设雨污双管道、硬化绿化道路、维修翻新外墙面和楼梯间墙面,以及加装路灯、楼道灯、消防设施和修建非机动车充电棚,还规划了66个停车位、修建了一个约34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
据了解,我市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突出“一清七改”,即清理违章建筑,改水、改电、改路、改气、改污、改面、改线,有条件的小区,再进一步完善周边环境设施、功能配套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智慧城市水平。2021年以来,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弱电管线整治,切实解决城镇老旧小区强弱电架空线问题,有效提升了老旧小区改造整体效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