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宜阳新区管委会、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宜春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10月21日
(此件主动公开)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全市新型城镇化迈上新台阶
第二章 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主要目标
第三章 高质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一节 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第二节 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节 提升农业转移人口技能素质
第四节 健全市民化配套政策体系
第五节 营造包容关怀的社会环境
第四章 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与形态
第一节 推动更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区
第三节 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四节 推动小城镇和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第五节 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
第五章 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城市宜春样板
第一节 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宜春
第二节 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宜春
第三节 建设运行高效的智慧宜春
第四节 建设环境优美的绿色宜春
第五节 建设魅力彰显的人文宜春
第六节 建设安全灵敏的韧性宜春
第六章 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第一节 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
第二节 推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
第三节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第七章 强化城镇发展产业支撑
第一节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第二节 大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
第三节 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第四节 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向品牌化跃升
第八章 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节 强化城市规划引导约束作用
第二节 优化城市空间治理
第三节 提升城市社会治理水平
第九章 健全规划实施体制机制
第一节 加强党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领导
第二节 强化规划组织协调
第三节 推动实现城市财务平衡
第四节 健全规划推进机制
第五节 积极开展试点示范
第六节 加强规划监测评估
前 言
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阶段,深化推进以人为核心、具有宜春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结合点,是优化全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是加快建设综合实力强市、绿色发展大市、文明幸福城市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宜春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根据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四届十二次、十三次全会精神,以及《宜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明确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指导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战略性、指导性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第一章 全市新型城镇化迈上新台阶
“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内需潜力充分释放,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升,社会进步和公平正义有效促进,全市城镇化发展进入科学健康可持续轨道。
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2020年城镇常住人口282.1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35%,较2010年提高20.81个百分点,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43个百分点,与全省的差距由2010年的8.52个百分点缩小到4.09个百分点。袁州区城镇常住人口73.78人,较2010年增加27.6万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效显著,户籍制度改革取得突破,城镇落户限制全面取消,农业转移人口享有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服务和技能培训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建设提速升级,城乡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宜春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宜万经济走廊建设扎实推进,万载撤县设区工作全面启动。樟树市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奉新县入选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丰城市入选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明月山温汤镇、樟树阁山镇入选全国特色小城镇。高安市华林山镇、大城田园风情小镇、智慧物流小镇,靖安县宝峰镇、中源客家避暑小镇,万载县三兴镇,丰城市梅林镇,宜阳新区智慧经济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城)镇。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项目1529个,城市面貌持续改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完成各类棚户区改造任务17.35万套,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8.53%,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例达96.7%,智慧、宜居、绿色、人文、韧性的新型城市建设成效明显。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有序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快接轨,水泥路、动力电、光纤网等实现“村村通”,城乡居民收入比稳步下降至2.09。市域社会治理创新推进,平安宜春、法治宜春建设持续深化,公众安全感指数和群众满意度保持在96%以上。
同时,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城镇化水平与质量仍然偏低,2020年宜春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于江西省60.44%以及全国63.89%的水平。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高达130.77平方米。人口市民化质量有待提升,新老市民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仍然存在,部分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不强,“半市民化”现象亟待破解。城镇化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城市功能品质和产业发展存在诸多短板,供给体系质量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待不匹配。城市发展韧性不足,抵御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不强,居民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尚未充分满足。城镇协调发展机制有待完善,城市治理尤其是基层治理仍较薄弱。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
未来十五年,宜春将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将由高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向稳定发展的后期阶段迈进,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城镇化处于增速换挡期,我市农业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差距依然较大,城镇化动力依然较强、农民进城仍是大趋势,但城镇化速度将逐步放缓,从快速发展期进入成熟稳定期。城镇化格局处于调整优化期,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加速中心城区强起来、县市区跑起来、大宜春立起来,加快建设综合实力强市、绿色发展大市、文明幸福城市的战略目标定位,将进一步促进产业、人口等要素向中心城区和县城集聚。城市发展处于内涵提升期,城市资源环境刚性约束趋紧,居民对就业安居、生态环境、健康安全、社会治理等多元需求日益增加,对城市存量空间优化和治理水平提高的要求更为迫切。
在新发展阶段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从我市基本实际出发,立足我市城镇化发展基础、聚焦突出矛盾问题、顺应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充分考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入全面转型、全面提高质量的新发展阶段。
第二章 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紧紧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坚定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持续完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走出一条具有宜春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紧紧围绕全面转型发展、全面提高质量,统筹人的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统筹经济生活生态安全需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促进完善城镇空间布局与形态,促进城市建设和治理现代化,实现人口迁移有序、空间布局优化、城市宜居宜业、治理科学有效、城乡融合发展,为建设江西综合实力强市,加速“中心城区强起来、县市区跑起来、大宜春立起来”步伐,奋力打造“六个强市”,描绘好新时代宜春改革发展新画卷提供强劲持久动力。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统筹城乡、优化布局,文化传承、彰显特色,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当前,城镇化进入新发展阶段,还应突出五个“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包容共享。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好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常住人口全面融入城市,使城乡居民共享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更加注重健康安全。把生态、健康、安全放在城镇化发展的突出位置,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建设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提升城市风险防控处置能力,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更加注重协调联动。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宜春中心城区,发挥各县(市、区)比较优势,强化基础设施联通、产业分工协作、公共服务资源合理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推动重点小城镇发展,形成层次清晰、各显优势、融合互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有效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更加注重品质内涵。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把全生命周期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优化城市产业空间结构和空间布局,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增强城市创新活力,传承城市历史文化脉络,提高城市功能品质,建设人民美好生活的空间载体。
——更加注重城乡融合。坚持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互协调、与工业化良性互动,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发挥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乡村发展提供先进要素支撑,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确保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互促共进。
第三节 主要目标
展望二〇三五年,宜春将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进入城镇化成熟稳定期,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大幅提升,基本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自由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一区三带多节点”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成效明显。城市发展方式明显转变,宜居城市、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韧性城市基本建成。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升,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城市运行运转更为智慧高效。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全面建立,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基本形成。
锚定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的远景目标,确保开好局、起好步,“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具体目标是:
——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持续提升。加快建设综合实力强市、绿色发展大市、文明幸福城市,到2025年,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1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明显提升,融入城市能力不断增强。
——城镇化布局不断优化。到2025年,“一心引领、三区协同”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和“一区三带多节点”的城镇格局基本成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稳步推进,中心城区首位度和辐射带动力明显增强,县城特色化和竞争力显著提升,小城镇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城市发展方式转变明显加快。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宜春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建成和谐宜居、健康安全、富有活力、特色彰显的现代化城市,成为人民享受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城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规划在城市治理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更加显,精明增长、集约高效的空间治理方式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初步构建,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程度明显提升。
——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加快建设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
表2-1宜春市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
类别 |
指标 |
2020年 |
2025年 |
2035年 |
属性 |
城镇化 水平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56.35 |
62.15 |
70左右 |
预期性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 |
2.09 |
2左右 |
1.8左右 |
预期性 |
|
市民化 质量 |
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比例(%) |
— |
90 |
95 |
预期性 |
农民工新享有城镇保障性住房(万套) |
— |
[>2] |
— |
约束性 |
|
农民工新接受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万人次) |
— |
[>30] |
— |
预期性 |
|
城市发展 |
城市停车位与汽车保有量之比(%) |
— |
0.8 |
0.9 |
预期性 |
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 |
— |
60左右 |
75 |
约束性 |
|
研发经费投支出(亿元) |
43.2 |
87 |
300 |
预期性 |
|
城镇5G用户普及率(%) |
— |
不低于省定目标 |
预期性 |
||
智慧社区云平台覆盖率(%) |
— |
不低于省定目标 |
预期性 |
||
县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
93 |
完成省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43.96 |
44.5 |
45左右 |
预期性 |
|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100 |
保持稳定 |
约束性 |
||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人) |
— |
2.6 |
2.9 |
预期性 |
|
县域具有传染病诊疗能力医院的比例(%) |
— |
100 |
100 |
约束性 |
|
城市治理 |
城镇每百户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平方米) |
— |
30 |
>30 |
预期性 |
城镇每万名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人) |
— |
18 |
20左右 |
预期性 |
|
城市城区平均国土开发强度(%) |
— |
<30 |
<30 |
约束性 |
|
公众安全满意度(%) |
— |
98.3 |
99左右 |
预期性 |
第三章 高质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健全配套政策体系,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居住就业、在常住地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切实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使农业转移人口平等分享城市发展成果。
第一节 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坚持尊重意愿、循序渐进的原则,持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建设更加高效、现代的人口管理服务制度,推进稳定就业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逐步剥离户籍上附着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确保进城落户人员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不断扩大对居住证持有人的公共服务范围并提高服务标准,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为基础标识、以户籍和身份证为主要载体的人口管理服务制度。
有序引导农业人口分类转移。市辖区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以存量与增量发展为主,在解决存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础上,重点吸引高层次的外来人口。县城主要突出本地城镇化,以增量为主导,培训本地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突出优势产业培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重点镇以吸引本地农民转移为主,实现周边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城镇化,主要推进城镇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突出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加大对城镇公益基础设施等的投资力度。
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权益。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资格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不得以退出上述权益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消除农民进城落户的后顾之忧。农民自愿退出“三权”应依法获得合理补偿,探索通过政府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建土地流站承接机构等方式,建立农村“三权”在依法自愿前提下的市场化退出机制。
第二节 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夯实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基础,有序将农民工居住、子女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纳入城乡一体保障体系,提高农业转移人口享有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
加大农业转移人口住房保障力度。完善以公租房、政策性租赁房等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模式和布局,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性住房水平。结合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和新城新区开发,配套建设交通便捷、功能完善的公租房,加强使用、退出管理,建立失信惩戒机制。稳步推进政策性租赁住房建设,确保农业转移人口与本地户籍居民在申请条件和审核流程等方面一视同仁,优先保障举家迁徙农业转移人口的住房需求。提升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旧城等农业转移人口集中居住区配套设施水平,支持企业和用工单位建设公寓和员工宿舍,改善企业集体宿舍等居住条件。积极推广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
保障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受教育待遇。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以公办学校为主将随迁子女全部纳入流入地义务教育保障范围,统筹流入流出地区编制,推动按照城镇常住人口规模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供给和教师编制。逐步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输入地普惠性学前教育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范围。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保障未能在公办学校就学的随迁子女在普惠性民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将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各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评估、教育现代化建设和财政保障范围,完善随迁子女异地升学考试制度,建立以本地学籍、居住年限和连续受教育年限为依据的中高考报考制度。
提高社会保险统筹水平。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强化用人单位社会责任,依法为农业转移人口缴纳社会保险,显著提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比例。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住院和大病政策内补偿相一致。完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政策,建立更加便捷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机制放宽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条件,加快落实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实行最低生活保障金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等由户籍地发放。
专栏1 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 |
?
公租房。鼓励政府将持有的存量住房改建为公租房,鼓励有关机构整合社会闲置房源用作公租房,政府予以租金补贴。支持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按照实际需求安排一定比例用地作为公租房建设用地,增加集体宿舍形式的公租房供给。 政策性租赁住房。完善规范标准和运行机制,重点增加小户型租赁住房。鼓励金融机构支持租赁性住房建设。 共有产权房。建设以中小套型为主的共有产权房,建立健全共有产权房管理机制,规范配售定价、产权划分与转让、使用管理等制度。 租赁补贴。合理确定租赁补贴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保障对象分档发放租赁补贴。 |
第三节 提升农业转移人口技能素质
统筹发挥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等作用,强化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就业的稳定性和质量。
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围绕新能源(锂电)、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聚焦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医疗照护、家政服务等用工矛盾突出的行业,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等农业转移人口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围绕做大做强园区与开发区,强化企业在农民工岗位技能培训的主体作用,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开展岗前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推动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强化校企合作,提升职业技能培训有效性。推动政府与企业共建共用公共实训基地。引导建立职业技能等级与薪资待遇挂钩机制,激励农业转移人口提升技能。
支持农业转移人口接受职业教育。支持职业院校面向农业转移人口招生,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纵向流动”,支持宜春学院等本科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实施职业院校建设和提升工程,提高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与宜春市或各县市区主导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契合度,定期更新培训课,加快培育“教师技师”等双师型师资队伍,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创新职业院校办学模式,支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举办职业院校。
专栏2 农业转移人口技能素质提升工程 |
就业技能培训。依托技工院校、中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实训基地等培训机构,对转移到非农产业、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力免费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技能培训。 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通过发放培训补贴的形式,鼓励企业结合行业特点和岗位技能需求,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在岗技能提升培训。 高技能人才培训。完善培训补贴政策,对具备初、中级技能的农业转移人口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 创业指导培训。面向创业初期的农民工,开展经营管理、品牌建设、产品设计、市场营销、法律法规等政府补贴性创业指导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各类企业联合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建设一批农业转移人口实训基地。支持发展一批有优质特色的技工学校和示范性中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建成赣西职业技术学校,推进丰城中专职教城新校园建设工程、高安中专异地新建、宜丰中专校园扩建、万载中专校园扩建。 社区公益性培训。组织中高等职业院校、普通高校、技工院校开展面向农业转移人口的公益性教育培训,与街道、社区合作,举办灵活多样的社区培训,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
第四节 健全市民化配套政策体系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预算内投资等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提升中心城区和县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能力。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建立成本分担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合理分担公共成本,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协同推进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鼓励社会资金在市政设施、养老服务设施等方面分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积极研究探索财政转移支付、财政建设资金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补贴数额、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三挂钩”机制。完善成本分担配套政策,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把农民工市民化的连续性公共支出项目纳入中长期财政预算框架。
保障城建建设用地供给。在市级、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制定中,因地制宜适当增加城区建设用地规模和年度建设用地供给总量,合理增加农业转移人口集中区的建设用地地块。推动城市政府强化强化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生活用地及教育用对规模,适当增加公共文化体育用地供给。
第五节 营造包容关怀的社会环境
倡导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营造和谐温暖的社会氛围,发挥政府和各类社会主体作用,强化权益保护和人文关怀,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
维护农业转移人口合法权益。推动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户籍劳动者享有公平的就业机会、职业发展机会,保障劳动者同工同酬。完善农民工工资保障机制,保障农民工按时足额获得工资。引导支持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工提供劳动报酬、社保待遇、工伤赔偿等法律援助服务。在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中,杜绝对农业转移人口等外来人口的歧视行为和暴力执法行为。积极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在流入地加入党组织,探索农业转移人口在流入地行使民主权利。
强化农业转移人口的帮扶关怀。鼓励用工单位主动关心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居住生活等方面困难。在农业转移人口集中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公共文化体育空间,并提供心理咨询等服务,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精神文化需求。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及志愿者组织等各类社会组织作用,帮助各类农业转移人口群体尽快适应城市工作生活。依托社区居委会引导农业转移人口积极参加社区活动,鼓励其参与社会治理。
第四章 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与形态
顺应人口流动和产业转移趋势,统筹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功能定位,推动更高水平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区,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高质量建设小城镇,构建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第一节 推动更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
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宜春中心城区,发挥各县(市、区)比较优势,加快推动丰城、樟树、高安、奉新、靖安融入大南昌都市圈,全面推进宜新萍区域一体化建设,积极推进袁州、万载、铜鼓参与赣湘区域合作,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形成层次清晰、各显优势、融合互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落实与细化上位规划要求,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主动引领“新宜萍”联动发展,积极融入大南昌都市圈,加快构建“一心引领、三区协同”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三屏、六廊、多斑块”的生态安全格局。推动农业生产向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集聚,健全“两区多基地”的农业战略格局。优化区域城镇布局,构建“一区三带多节点”的城镇战略格局。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在县(市、区)、乡镇层面精准落地,编制完成国土空间规划。以中心城市和丰樟高重要城镇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为重点,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推动建设用地等要素向中心城市和重要城镇群倾斜,鼓励利用存量、流量空间,提高土地集约节约程度。支持丰樟高平原地区以及袁上万宜奉丘陵地区的两个农产品主产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鼓励发展都市型农业、农林复合农业等类型。支持生态功能区把发展重点放到生态保护与生态服务产品供给上,引导人口逐步有序向城市化区域转移。健全公共资源配置机制,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提供更多政策支持。
专栏3 宜春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
“一心引领、三区协同”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一心引领”指推进宜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三区协同”指推进西部袁上万宜铜协同发展区、东部丰樟高奉靖南昌大都市区融合发展区、北部九岭山国家公园与生态保育区协同发展。 “三屏、六廊、多斑块”生态安全格局。“三屏”指幕连九山脉、武功山和武夷山支脉三大生态屏障;“六廊”指赣江、锦江、袁河、南潦河、北潦河、宜丰河为主要河流的六条生态廊道,“多斑块”指境内各级自然保护地及生态保护红线为重要组成的多斑块生态区域。 “两区多基地”的农业格局。“两区”指丰樟高平原地区以及袁上万宜奉丘陵地区的两个农产品主产区;“多基地”指其他农业区为重要组成的多个农业生产基地。 “一区三带多节点”城镇格局。“一区”指以宜春市中心城区为中心,以明月山新区、慈化镇、宜万经济走廊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袁上万宜铜协同发展区;“三带”指沪昆综合发展带、昌栗产业发展带、昌铜生态发展带;“多节点”指环南昌发展的丰城、樟树、高安、奉新、靖安等特色城镇节点。 |
加快融入大南昌都市圈。加快推动丰城、樟树、高安、奉新、靖安融入大南昌都市圈,主动承接溢出效应,提升基础设施联通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构建与南昌有效衔接的产业链。推动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围绕大南昌都市圈“一中心两板块五片区多支点”的产业空间格局,重点发展循环经济、新型装备、中医药、建陶、纺织服装、绿色食品、生态文化旅游等产业,积极承接大南昌都市圈溢出效应,促进产业优势互补、联动、协同发展。积极配合都市圈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区域内要素便捷流动,为都市圈产业融合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加快推动都市圈生态环境协同共治、源头防治,提升都市圈在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中的战略枢纽功能。
全面推进宜新萍区域一体化建设。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纵深推进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着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创新驱动能力,推动赣西转型升级发展。加快搭建新宜萍三市协同发展平台,促进新宜萍地区有序发展和资源整合,建立生态化、网络状城市群,为实现城际合作、区域共赢提供总体蓝图,并为各类建设项目投资提供空间依据和项目库,加快赣西城镇密集带建设,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以及协调和促进萍乡、新余、宜春三市城市发展,打造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与长株潭城市群之间的新兴城镇成长地带。推动构建新余仙女湖—宜春明月山—萍乡武功山等赣西精品旅游区。
积极参与赣湘区域合作发展。积极推进袁州、万载、铜鼓参与赣湘区域合作,推动交通互联互通、市场一体化和产业链分工合作,与长株潭城市群、湘赣边县域群构建联动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推动赣湘合作取得更大实效。依托赣湘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积极承接长株潭城市群优质产业布局和转移。做强赣湘边区域合作宜春产业园(锦源新区),探索省际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快湘赣边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开创区域合作新局面。积极联合赣湘边相关县市区,组建赣湘边红色旅游联盟,实现景点串联、路线合作,打造互联互通的赣湘边旅游精品线路。依托铜鼓有机农业和食品产业园区优势,将铜鼓打造成赣湘边区绿色有机食品原材料供应和加工的重要基地。
图4-1宜春市城镇空间格局
第二节 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区
以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和辐射带动力为核心,统筹推进中心城区建设,优化发展空间,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加速中心城区强起来。
全力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实施“北融中优南联”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加快打造“一主一副多点”空间格局。坚定不移做大做强中心城区,以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为引领,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持续提升产业能级、交通能级、服务能级,不断增强中心城区的首位度和辐射带动能力。袁州区作为中心城区的主体,要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与三个功能区协同联动,争当中心城区强起来的主力军、县市区跑起来的引领者、大宜春立起来的示范地。宜春经开区作为中心城区工业发展主阵地,要向国内一流开发区对标对表,瞄准千亿园区目标,做强首位产业,推动产城融合,优化管理体制,不断提升园区的承载力服务力引领力。明月山风景名胜区是宜春旅游业的龙头,要在市场营销、景区管理、全域旅游上下功夫,加快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奋力打造世界温泉康养与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宜阳新区作为全市大数据产业集聚区,要肩负起引领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的重任,加快数字产业培育,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争创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提升中心城区功能与品质。紧抓经济、文化、交通、人口等关键方面,不断提升城市的功能与品质,增强中心城区凝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提升中心城区产业支撑,不断做大做强宜春经开区、袁州医药园,着力做好新能源(锂电)、生物医药、大数据等关键产业。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合理配置城市公共资源,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市政公用设施水平。聚焦中心城区人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吸引人员落户就业。统筹倾斜全市财力发展中心城区,开放和吸引社会资金投资交通、市政、文化、教育等建设。做好行政区域调整与管理,积极推进万载撤县设区,加强袁州区与“三区”职能理顺。
推动万载对接融入宜春中心城区。促进宜春中心城区向北延伸、万载向南发展、进一步加强宜春中心城区和万载县城的联系,推进万载撤县设区工作,将宜春打造成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宜万快速通道建设,打造宜万经济走廊。推进万载城区发展,推进生活城区向南、工业园区向北发展,快速有序一体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将南部新城建设为万载的品质新空间、生态新城区、服务新核心、文化新地标。统筹布局中心城区与万载公共交通、燃气管道、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优化配置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科研等公共资源,促进万载与宜春中心城区同城化、一体化发展,形成产业对接、产城融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市功能互补、人才双向交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加速区。
专栏4 宜春市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战略 |
“北融中优南联”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北融为进一步加强北部开发区、产业园区融合发展;中优为精准利用存量空间,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南联为加强与新兴功能组团间的联系,搭建文旅与创新空间发展框架。 “一主一副多点”城市空间格局。一主为强化宜春中心城区的辐射引领作用,吸引周边城乡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一副”建议设立武功山(明月山)生态新区,划分文化、旅游、生态、科研等功能组团特色发展,增强城区、景区联系;“多点”指环绕中心城区的多个小城镇,包括温汤、南庙、西村、袁梅、四方井、柏木、寨下等,作为城市功能的组成部分和特色城镇空间的补充。 |
第三节 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
加快推进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聚力繁荣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县城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加速县市区跑起来。
繁荣发展县域经济。立足各县市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坚持优势互补、错位发展,进一步增强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扩权强县,加强对县(市、区)特色产业发展财税支持,加大对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统筹安排县域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多层次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构建形成“一核两极”区域发展新格局,通过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推进县域经济竞相迸发。打造袁上万核心区,加快宜万同城步伐,推动宜万经济走廊建设向宜丰等延伸区范围扩展,积极推动万载、上高、宜丰、铜鼓对接融入中心城区发展。打造丰樟高东部增长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重点,改造提升盐化工、建材家具、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锂电)、电子信息、中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服务业与制造业互促互补,推动丰樟高一体化发展。打造昌铜四县北部增长极,支持昌铜四县加速“两山”转化,建设全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低碳环保、竹木加工、新材料、纺织服装、幸福产业发展,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优良、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崛起新模式。鼓励丰城、樟树、高安、靖安、奉新等县市在基础施配套、产业转移承接、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等方面主动对接融入大南昌都市圈。
专栏5 宜春市各县市区发展定位 |
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力打造“4 2 N”现代产业体系,即: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及生物制药等4个主导产业,超导材料和高速互联网、高速物联网的车载智能装备,储能高端装备等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生产性、生活性多种业态,全力以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区域科创地标,打造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 宜阳新区。大力推进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建设宜春市大数据中心,汇聚全市政务、行业数据资源,承载全市云计算中心、大数据平台、工业互联网标识节点等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动漫、网游、电竞、直播等数字文创产业,争创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依托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明月山、国家级特色小镇温汤镇、硒温泉等资源禀赋,加快推动文旅、康养、体育、旅游、休闲农业、会展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温泉康养与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袁州区。全力打造大宜春核心区,奋力迈进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做强做大生物医药、新能源(锂电)、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型建材和绿色食品等现有产业,强化数字经济、金融、康养、文化产业等新产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樟树市。立足“在中医药强省战略上树标杆、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站前列”的目标定位,发挥产业集群发展优势,突出医药首位产业,不断推进药酒盐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康养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 丰城市。围绕打造大南昌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和全国县域经济50强,构建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协同联动发展新格局,率先建成千亿高新产业园区、千亿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加快消费升级内循环,力争建设百万人口现代化中等强市。 靖安县。构建以“生态大健康”为首位产业的现代经济体系,引领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进“一产利用生态、二产服从生态、三产保护生态”的模式,丰富和体验“有一种生活叫靖安”,加快建设“一园三县”,加速打造美丽中国“靖安样本”,大力发展“3 1”低碳工业,为南方丘陵山区绿色崛起、同步现代化提供案例。 奉新县。坚持生态优先,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效,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生态大健康等支柱产业,创建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区。加快融入大南昌都市圈,打造大南昌都市圈优质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和康养旅游“后花园”。 高安市。立足“争得百强更好位置、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发展目标,实施“拉升标杆、彰显品牌”发展战略,打好产业优化、开放创新、城乡品质、民生福祉四大升级战,将高安建设成为“现代制造重镇、汽运产业高地、特色农业强市、魅力中等城市”。 上高县。紧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产城融合上作示范,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省级创新型试点县、强化发展保障上求突破,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生态文明建设上走前列,做强做优电子信息产业,争当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县。 第一足球网。围绕“大美生态、科技文明”定位,加快绿色高效储能、装饰材料、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等产业集聚提升,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转移承接基地、“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县乡治理现代化样板城市、营商环境一等县,奋力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 铜鼓县。坚持“向生态优势要发展红利”,全面打通生态价值实现路径,以“生态大健康”引领,做美城区、做强园区、做旺景区、做实有机农业示范区,以奔跑的姿态建成多彩多艺新铜鼓,争做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两山转换理论实践示范样板。 万载县。积极推进宜万同城拓展发展空间,促进花炮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竞争优势,坚持创新驱动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发展有机富硒农业,彰显品牌特色。对接湘赣边区域发展战略,释放老区发展潜力,着力打造成江西赣湘边区经济合作桥头堡、宜春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加速区。 |
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适应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的需求,加大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县城就近就地城镇化。支持奉新县国家新型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示范县建设,鼓励其他县市区申报县城补短板示范县建设。按照公共资源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相匹配原则,加快县城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围绕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扩能,推进市政交通设施、市政管网设施、环境卫生设施、产业培育设施、配送投递设施、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和县城智慧化改造,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县域特色经济及农村二三产业在县城集聚发展。
专栏6 县城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工程 |
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推进县级医院提标改造和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大班额”现象,每县建成一所以上面向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的养老中心,分类建设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或提升游客服务中心、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等文旅体育设施。 县城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到2025年,县城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能力比例超过60%。每县建成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加快提高管网收集能力,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县城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布局建设公共停车场和配建停车场,健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三行系统”。基本普及公共燃气,扩大供水管网覆盖范围,支持有条件的县城推进路面电网和通信网架空线入地。 县城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完善产业园区和特色小镇等产业集聚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智能标准生产设施、技术研发转化设施检验检测认证设施、仓储集散回收设施和便企服务设施,初步建成连接主要地和消费地的县城冷链物流设施网络,完成农贸市场达标改造。 |
第四节 推动小城镇和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加快建设产业发展更加协调、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功能配套更加完善、文化特色更加彰显、体制机制更加灵活的高品质特色小镇和小城镇。
加快发展小城镇。立足不同小城镇禀赋特点,以提升主导功能为方向、以镇区为主要发展区,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积极打造卫星镇、经济发达镇、专业服务镇、服务“三农”镇。加强乡镇政府驻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挥小城镇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加强乡镇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强化乡镇政府对涉及本区域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参与权和建议权。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建立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有效方式。对适宜采取市场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尽可能交由社会力量承担。
规范发展特色小镇。坚持产业立镇,科学定位特色小镇主导产业,促进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在完善产业配套功能的基础上,叠加现代社区、旅游和文化功能,使之成为宜业宜居宜游的新型空间。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以企业投入为主、以政府有效精准投资为辅,推进特色小镇市场化运作。加强激励引导,健全服务支撑机制,完善特色小镇用地、投资、信贷等支持政策。严格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严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控特色小镇房地产化倾向。进一步做强做优做特明月山温汤镇、樟树阁山镇2个国家级小城镇和宜阳新区智慧经济特色小镇、高安巴夫洛田园风情小镇、高安智慧物流数字经济特色小镇等省级特色小镇建设。
专栏7 重点小城镇发展指引 |
南庙镇。武功山(明月山)生态新区的门户镇,依托邻近中心城区优势,发展特色化的文体教育服务、休闲旅游等功能。 西村镇。武功山(明月山)生态新区的门户镇,依托邻近中心城区优势,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等功能。 新坊镇。打造工矿区的生活配套服务小城镇。 柏木-寨下组团。具有丘陵特色的小城镇组团,打造宜万绿色经济协作区的生活服务中心。 慈化镇。袁州区副中心镇,打造湘赣边界以商贸物流、旅游服务为特色的重点镇。 温汤镇。打造国际知名的温泉旅游和康养目的地、宜居宜游的养生度假旅游小镇。 洛市镇。打造以商贸服务、煤炭开采为主的商贸物流型小城镇。 曲江镇。打造以港口物流、现代制造等功能为主的商贸物流型小城镇。 上塘镇。打造以循环经济、新型材料、商贸物流为主导产业的城镇。 梅林镇。打造以工贸、商贸和物资集散为主的交通型城镇。 临江镇。江西省历史文化名镇,打造以文化旅游、农副产品加工、商品集散流通为主的旅游服务型小城镇。 八景镇。打造以陶瓷及相关配套产业为主的综合服务型小城镇。 石脑镇。突出工业主引擎、项目投资主驱动、农业主阵地,融入高安城区,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乡镇。 灰埠镇。打造生态滨江城,争创国省重点镇。 株潭镇。赣西重镇,全省百强镇,全国重点镇,打造以物流、商贸等功能为主的商贸物流型小城镇。 三兴镇。国家级现代(有机)农业示范区,万载东部经济中心,打造成为综合服务型小城镇。 干洲镇。打造全国重点镇、江西省百强中心镇。 上富镇。打造以特色轻工产品加工为主的综合服务型小城镇。 宝峰镇。培育养心禅修、健康养生和旅游服务,建设生态休闲、文化融合的特色禅韵小镇。 潭山镇。打造以特色轻工产品加工为主的综合服务型小城镇。 徐家渡镇。上高西部经济中心,打造成为综合服务型小城镇。 大塅镇。重点加快县域副中心建设,建设服务周边乡镇的商贸、教育、医疗、旅游设施,推动“温泉 ”多元产业兴旺,建设省内知名的“温泉小镇”。 三都镇。融入县城整体功能区规划布局,将浒村、东浒、坪田等乡村旅游点连点成线,擦亮西向有机大米(梨)、理溪黄桃(石斛)、东山有机葡萄、东浒米粉等农业产业品牌。 |
第五节 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
构建互联互通、便捷高效、服务优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交通强市,强化经济社会发展支撑。
构建畅通高效铁路运输网络。着力构建“三纵四横一联”铁路网络,进一步扩展铁路覆盖范围。开工建设常岳昌高速铁路,加快推进咸修吉铁路前期工作,谋划推进利用浩吉铁路开行客运列车。谋划改造既有沪昆铁路(浙赣复线)开行南昌至丰城、樟树市域(郊)列车,争取南昌至高安市域(郊)铁路与南昌地铁4号线、南昌至丰城至樟树市域(郊)铁路与南昌地铁3号线、南昌至靖安至奉新市域(郊)铁路与南昌地铁5号线实现无缝连接。推进上高、宜丰、万载铁路联络线对接大南昌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建成衔接大南昌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周边中心城市的“1小时快速铁路交通圈”。推进宜春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建设,提升万载、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和宜春高铁站、明月山机场相互间的通达能力。规划推进新宜萍城镇群城际铁路。
打造互联互通公路网络。构建“一环五纵四横一联”的高速公路网络,建成宜春至遂川、万宜高速三阳至新田置换段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并建成樟树至吉安改扩建工程、沪昆高速昌傅至金鱼石段,宜春东北绕城、通城(赣鄂界)至铜鼓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靖安至樟树高速公路;推进南昌经丰城至南丰(福银高速江西段二通道)、南昌至修水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普通国省道升级改造,重点实施G320、G533、G238、G105、G354等国道过境改造,实现普通国道对县级及以上行政区等重要节点的全面覆盖。实施S223、S418、S221、S309等省道改建工程,建成与周边省市紧密联系、覆盖2万人口以上乡镇、通达产业基地和旅游景区的普通省道网。以县、乡、村道为依托,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重点推进以县道三级和乡道双车道为主的农村公路建设。
强化空港体系优势支撑。推进宜春明月山机场二期扩建,强化机场配套设施规划与建设,逐步完善机场功能。优化通用航空布局,有序推进靖安、高安、上高、宜丰等地通用机场建设。加强与航空企业合作,提高航空服务水平,带动航空产业发展。按照宜春港“一港六区”的总体布局,加快袁州、樟树、丰城、高安、上高、铜鼓等港区建设,将宜春港打造为功能齐全、安全绿色、港城协调的综合性、现代化内河港口。抓好赣江高等级航道建设,重点推进航道整治、岸线利用、闸坝复航,赣江境内段达到内河Ⅱ级航道标准,袁河黄土岗镇至荷湖村段提升为Ⅲ级航道。推进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港口建设,构建以樟树港区、丰城港区为核心的赣江货运港口体系。
强化枢纽建设和各类交通运输方式衔接。加快建设宜春铁路综合货场、中石油江西分公司宜春油库、樟树盐化基地、上高铁路经济产业园、赣西(宜丰)综合物流园等铁路专用线,促进铁路与重要港口、大型工矿企业、物流园区无缝衔接和高效联通,打通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打造现代综合客运枢纽,提升中心城区综合客运枢纽、高安综合交通枢纽、樟树综合交通枢纽,建成丰城东综合客运枢纽,推进宜春汽车站、丰城汽车站客运升级改造,改造提升一批县级汽车客运站,构建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协调配套的公路运输客运站场体系。强化铁路、公路、航空、城市交通等运输方式的快速衔接、信息互通、管理协同,统筹设置客运班线和城乡公交线路,鼓励采用同站换乘、立体换乘。优化完善物流枢纽功能完善宜春物流枢纽空间布局,打造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
专栏8 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工程 |
(一)铁路 开工建设常岳昌高速铁路,推进武宜深高铁咸修吉段前期工作。谋划争取浩吉铁路开通客运功能、沪昆铁路(原浙赣复线)开行动车。推进沪昆线丰城站站改工程建设。推进条件成熟的轨道交通和铁路专用线建设。 (二)高速公路 构建“一环五纵四横一联”的高速公路网络,建成宜春至遂川、万宜高速三阳至新田置换段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并建成樟树至吉安改扩建工程、沪昆高速昌傅至金鱼石段,宜春东北绕城、通城(赣鄂界)至铜鼓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靖安至樟树高速公路;推进南昌经丰城至南丰(福银高速江西段二通道)、南昌至修水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宜春至慈化至上栗高速公路项目规划研究。新增高速公路出入口,在昌栗高速万载县高城至岭东段新增落地互通、在大广高速上高县南港段新增落地互通、在沪昆高速樟树市新增吴城落地互通。 (三)国道 推进G220万载至袁州段和G320上高墨山至万载段改建项目、G533樟树至竹山段改建项目、G320高安上高境内改线项目、G354宜丰绕线改线工程、G105丰城樟树段改造提升工程、G238丰城孙渡至昌宁高速桥东互通连接线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G354第一足球网城至芳溪段一级公路改造工程。推进G320万载至袁州段改线项目规划研究。 (四)省道 S222万载高村至三兴段公路改建、S218高安大城至黄沙段新建公路、S428绕上高城区段一级公路新建、S418奉新陶仙至罗家坪段一级公路改建、S418奉新县城至荷塘一级公路改建工程、S221宜丰上高交界处至新余排江段一级公路改建(上新公路)、S415靖安双溪泥窝至香田红岗绕城公路一级公路改建、S309丰城梅岗至曲江段一级公路改建、S308万载至株潭一级公路改建、S223万载株潭至铁山界一级公路改建、S414奉新宋埠至赤田二级公路改建、S218靖安璪都镇至三爪仑二级公路改建、S221宜丰绕城二级公路改建、S309丰城石滩至丰城城区段二级公路改建等工程。 (五)农村公路 拓宽改造3.5米及以下窄路基路面公路,建设农村联网公路、乡村资源路、产业路、路网联通路、公益事业路等,实施农村公路升级改造。 (六)水运 推进宜春港“一港六区”(“一港”即宜春港,“六区”即樟树港区、丰城港区、袁州港区、高安港区、上高港区和铜鼓港区)建设,打造集约高效绿色的现代化港口。推进樟树港区河西作业区综合码头、丰城港区尚庄货运码头、丰城上峰货运码头等项目建设。构建经济高效功能完善的航运服务体系,推进袁河黄土岗镇至荷湖馆段Ⅲ级航道提升。 (七)民航 推进宜春明月山机场二期扩建项目建设,配建通用航空设施。加速推进省应急救援靖安机场升级改造,启动高安通用机场建设,规划建设上高、宜丰通用机场。 (八)客运枢纽 升级3个综合交通枢纽:宜春站综合客运枢纽、高安综合交通枢纽、樟树综合交通枢纽。 建成1个综合交通枢纽:丰城东综合客运枢纽。 改造2个一级客运站:宜春汽车站、丰城汽车站。 建设7个二级客运站:宜春中心城区汽车西站搬迁、明月山客运枢纽、靖安县汽车站异地搬迁、高安城西客运综合服务站、万载县城市客运站、樟树城北客运站、樟树城西客运站。 |
第五章 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城市宜春样板
坚持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建设和谐宜居、健康安全、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第一节 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宜春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科学配置城市公共资源,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市政公用设施水平,使城市功能更加贴近人民生活需要,为市民提供便捷舒适的宜居环境。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城市功能、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位。适应城市发展和居民需求,对城区内功能偏离需求、利用效率低下、环境品质不高的存量片区进行更新改造,复兴老旧空间、提升功能品质、释放发展活力。统筹地上地下硬件基础设施,推动城镇水、电、气、路、信等基础设施大改善,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升改造老旧小区,稳步实施棚户区改造,统筹利用腾退空间,重点增加公共绿地空间、道路交通及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补充完善便民生活服务设施。推进城中村进行重建或修复修缮,将其改造成城市社区或其他空间。加快发展物业服务业,推动物业服务的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统筹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合理规划布局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物流、消防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和收集运转设施,美化城市环境。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筹协调、各部门协同合作、指挥顺畅、运行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指挥监督、综合评价,推进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巩固城市更新行动成果。
专栏9 城市更新工程 |
老旧小区及背街小巷改造。“十四五”期间,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22个、9.6万户,30万老旧小区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提升。重点改造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更新水电气等配套设施,加装电梯,健全生活服务设施,到2025年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且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背街小巷达到“路平、沟通、水畅、灯亮、洁化、绿化、序化”标准。 供气设施。到2025年,新建和改造城市燃气管网785公里,新增燃气门站规模81942万立方米/年,新建次高压及以上调压站6座,其中樟树2座、高安3座、铜鼓1座。 供水设施。到2025年,新建与改造城市供水管网1000公里,新增供水规模50万吨/日,新建市政消防栓7000个。 交通设施。建设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提高路网密度,打通断头路,提高道路通达性。合理配置停车设施,加强停车设施建设,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 垃圾收运处理。实行投放、收集、转运、处理四个环节全程分类,逐步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生态修复及城市绿化。加强城市山体自然风貌保护,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山体公园。加强城市水系自然形态保护,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合理设置绿地及园林绿化设施,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要求,构建布局合理的公园体系。 |
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结合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特点,统筹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科学布局建设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市内均衡配置,实现就近入学入园。完善城市综合医院、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三级医疗卫生网络,构建分工协作、双向转诊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和专业机构养老为辅的养老服务体系,有序扩充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型床位数。积极发展综合性托育服务和社区托育服务。推动城市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探索建设老幼友好型城市。健全城市无障碍设施,加强残疾人服务保障。把县级福利院打造成城乡特困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机构或支持每个县建成(含新建和改扩建)一所失能照护服务机构。支持每个市辖区街道、县城城关镇建成1所嵌入式养老院,每个城市社区建成1所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因地制宜布局集卫生、就业、社保、文体等服务项目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完善便民市场和社区配送投递、超市、菜站、家政等便民服务设施,打造15分钟便捷生活圈。
完善城市市政公用设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推动中心城区开展以中运量公交系统为骨架、常规公交为补充的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增加公交专用车道设置,加快建设公交首末(枢纽)站,提升中心城区客流出行便捷性,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补充发展出租车、共享汽车、公共自行车、微公交等公共交通,完善公共交通出行链条。加强城市停车设施供给,以居住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医院、学校、旅游景点等特殊地区为重点,在内部挖潜及改造建设停车设施,有条件的周边区域增建公共停车设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重要公共场所建成10000根充电桩,形成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推进排水、供电、燃气、通信等地下管网建设,探索实行地下综合管廊模式。完善城市配送投递网络,建设统一分拨中转的公共配送中心,合理布局不同类型的智能快件箱。
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租购并举,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让居者“有其屋”“优其屋”。定期公开土地储备和已出让土地建设进度,加快建立住宅用地市场监测指标体系。平衡房地产业和其他行业资金配置,完善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稳住存量,严控增量。支持专业化、机构化租赁企业发展,盘活存量房源和闲置用地发展长期租赁用房。大力推进物业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快建立物业服务业现代企业制度,支持物业企业规模化发展,拓展房企物业服务范围,加强社区拖育、教育、养老、医疗、文体等综合服务。推动居住小区依法成立业主委员会,支持老旧小区引入市场化物业服务或推行社区托管,社会组织代管,提高物业管理覆盖率、物业服务质量和标准化水平。鼓励房企发展产城融合项目,探索推行产业园区共建等模式。
第二节 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宜春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强化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使市民在就业创业中实现更大价值。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全面优化城市营商环境,放宽政府管制、精简审批事项、降低交易成本,加强对创新创业的一站式便捷化政务服务。强化对企业研发环节的政策支持,加大财政奖励补贴,鼓励成立政策性风险补偿基金或担保公司,为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服务。打造“1233”人才平台体系,大力实施市“双百计划”。制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完善柔性引才引智机制,大力引进一批海内外院士、学术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实施青年人才集聚行动,加大对博士、硕士以及入选省级以上人才计划的青年人才引进力度。发挥市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作用,创新人才流动机制,打通人才流通的快速通道,加大人才金融服务供给,加强人才后续跟踪和服务管理,加快人才公寓建设,着力完善住房补贴、医疗保障、家属安置等方面的政策体系,打通人才服务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弘扬创新文化、厚植创业沃土,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城市创新创业氛围。
强化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优化全市区域创新布局,推进“一核三区五基地”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在全市创新格局中的核心引领作用,高水平建设袁上万创新引领区、丰樟高创新示范区、昌铜四县创新赋能区,全面提升宜春国家新能源(锂电)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丰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安国家绿色光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樟树中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宜阳新区大数据产业园科技文化融合基地的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力打造1233人才平台体系,创建一批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建设一批高端新型研发机构、重点产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海智计划工作站等高水平研发机构,积极创建宜春科学院。完善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争催生一批独角兽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独角兽种子企业和瞪羚企业、潜在瞪羚企业。
大力培育创新产业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口,推进优势领域技术创新,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促进创新能力跨越式提升。积极对接国家“科技创新2030”和全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以新能源(锂电)、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为重点,推进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围绕建材家具、健康食品、纺织鞋服等传统优势产业,以信息技术的应用和融合创新,深化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制造方式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培育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产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鼓励发展工业设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和外包服务。积极发展城市夜经济,增强城市活力。
专栏10 创新城市建设重点工程 |
重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大力实施高端人才建设工程、青年人才培养引进工程、优秀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技能人才培养培育工程。 构建“一核三区五基地”创新格局。一核为宜春中心城区自主创新核。三区为袁上万创新引领区、丰樟高创新示范区、昌铜四县创新赋能区。五基地为宜春国家新能源(锂电)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丰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安国家绿色光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樟树中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宜阳新区大数据产业园科技文化融合基地。 打造1233人才平台体系。做优1个中心,即宜春市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宜春市人才服务中心);做强2个基地,即中国科学院宜春院士科学家康养基地和樟树市生物医药产业省级服务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高效运转3个产业研究院,即新能源(锂电)、富硒、中医药产业研究院;协同发展3个产业创新联盟,即新能源(锂电)、江西富硒、中医药产业创新联盟。 |
第三节 建设运行高效的智慧宜春
以智慧政府、智慧社会建设为重点,以数据整合互联共享为突破口,推进城市智慧化发展,提升城市运行效能质量,使人民共享信息时代文明成果。
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实施5G网络提升工程,围绕重点区域、人口密集区域、业务集中区域进行优先建设,有序推进5G网络覆盖及部署。大力推进高速光纤网络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IPV6的部署和建设。建立深度覆盖的物联网,实施物联网部署及商用工程和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建设工程。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实施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赣西云数据中心优化提质,实现云网融合,提高用户使用便利性,开展线上VPC服务,实现云上云下业务网络互通,重点打造面向公共服务、互联网应用服务、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的云数据中心。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交通、公安和水电气等重点行业领域终端系统,建设智能停车设施、智能电杆等感知终端,健全城市泛在智能感知网络。
搭建完善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大力推进“城市智脑”平台建设,推动产业、城市生活服务加速融合,完善产业大数据、供应链金融、产业创新、工业互联网、未来社区等功能,构建数据驱动产业升级新模式。构建城市数字资源体系,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形成高效、联动、共享的现代化数字治理格局。夯实用网、治网、管网基础,筑牢网络信息安全防线。推动线上线下应用场景融合,积极发展宅经济、共享经济。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依托大型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探索建设“行业数据大脑”和一体化大数据应用平台。
丰富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加快建设完善政务云平台,完善城市电子政务网络,健全政务信息化项目清单。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社保、民政、工商、税务、证照证明等服务的智慧化应用,提升全流程一体化服务能力。推行城市运行“一网通管”,推进交通、消防、防灾减灾、排水、燃气等重要公共设施的智慧化运行管护。探索智慧化生活应用,鼓励发展远程医疗、智慧出行、智慧文旅、智慧楼宇、智慧社区、智慧工地、智慧生态环境。加强无人配送物流体系建设。培育壮大互联网企业,鼓励互联网企业发挥平台作用,为居民提供更多线上生活服务及办事便利。
专栏11 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工程 |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到2025年,建成5G宏基站6450个,5G微基站21100个,使用5G网络人口占比达到40%以上。到2025年,实现互联网市级出口带宽达到6600Gpbs,全市通信光缆长度达到40万公里。 物联网部署及商用工程。围绕重点行业的应用领域,加强对传感器、摄像头、电子标签等物联网感知设备的统筹布局和共建共享,形成全方位实时监测和感知的能力,实现各类感知信息的汇聚共享和整合应用。到2025年,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突破350万个。 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建设工程。建设市级统一的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实现对全市物联网监测数据的统一采集和集中分类管理,实现感知设备统一接入、集中管理和数据共享利用。 赣西云数据中心优化工程。加快赣西云数据中心优化提质,实现云网融合和云上云下业务网络互通;加强云安全建设,建设异地灾备中心;重点打造面向公共服务、互联网应用服务、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的云数据中心。推进“云上宜春”大数据平台、“云上宜春”大数据安全态势感知平台、蓝海GPU云渲染超算中心、赣西云同城数据备份等项目建设。 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新能源、生物医药、建筑陶瓷、健康食品等行业为抓手,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在行业上的应用,到2025年,全市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广泛应用。 数字化治理工程。搭建“城市智脑”平台,积极发展智慧市政、智慧城管(暨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智慧社区、智慧市场监管、智慧消防、智慧生态环境、智慧楼宇和智慧出行等,丰富智慧城市应用场景。 |
第四节 建设环境优美的绿色宜春
抢抓“双碳”发展机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做好“显山露水”文章,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先行示范区。
营造城市绿色空间。完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依托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基底建设城市生态绿色廊道。利用城市周边闲置土地和污染土地,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加强河道、湖泊地带等城市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修复,保持原有水面控制率、水网密度和水体自然流通,增强水资源涵养能力和水环境容量。统筹考虑城市开敞空间、改变局地扩散条件等因素,强化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明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推进公园形态融入城市空间,打造街心绿地和郊野公园,开展城市建筑立体绿化。
推行城市绿色生产。推动开发区加强园区循环化改造,开展园区产业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实现绿色循环低碳转型发展。加强园区绿地、绿道、林地系统化建设,着力构建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的“产城融合”和共生体系。推动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和区域节能减排,在宜春经开区等地探索开展区域能评。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和环境服务等绿色产业。积极发展“城市矿产”,推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废旧钢材、包装物等废弃资源的回收利用。完善绿色建筑标准和认证体系,推广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通过绿色化改造提升建筑效能,鼓励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
打造城市绿色环卫体系。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快垃圾分类终端处理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加强废旧物品回收设施规划建设,完善城市废旧物品回收分拣体系。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废弃物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设完善医疗废物收转运设施和集中处置设施。推行生产企业“逆向回收”等模式,建立健全线上线下融合、流向可控的资源回收体系。推进建筑工地绿色施工,加强道路扬尘控制,开展“洗城行动”。推进餐饮业油烟等污染治理,城区建成区餐饮经营场所全部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适量提升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全面提高污水处理水平,2025年底,设市城市生活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不低于95%。围绕城市旧城区、人流集中区和主次干路等区域,配建补建固定公共厕所或移动式公共厕所。
倡导城市绿色生活方式。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绿色创建活动,打造一批生态示范创建典范。组织开展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全国植树节、全国节能宣传周、生态文明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新媒体传播矩阵。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广泛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等绿色生活行动,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扎实开展限塑、禁塑行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倡导绿色低碳出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大力普及新能源出租车和公交车,建设“绿色公交城市”和“城市慢行系统”。发展共享经济、服务租赁、绿色回收等新商业模式,推广节能、节水用品和绿色环保家具、建材等产品。
专栏12 绿色城市建设重点工程 |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程。重点推进宜春市生活垃圾分类转运和综合处理,中心城区和丰城、樟树、万载、奉新飞灰填埋场,中心城区、宜丰、上高、万载、高安、奉新餐厨垃圾处理厂,中心城区大件垃圾拆解厂、园林垃圾处理厂和城北、城西、城南垃圾分类转运中心、垃圾机扫站,樟树城乡垃圾分类处理一体化,高安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万载污泥干化处理设施,宜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建设。 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加快补齐城市排水设施短板,巩固中心城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各县市区开展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2025年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推进中心城区老旧管网改造、樟树市阁山镇污水处理厂、樟树市集镇污水处理站及污水管网、上高县城市污水管网、奉新县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第一足球网城南新区排水管网、万载县第二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 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实施化工、有色金属冶炼、水泥、家具、陶瓷等重点行业废气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开展“散乱污”专项整治工程,工业企业生产工艺改进和烟气排放设施提标改造工程。开展脱硫、脱硝、除尘等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和老旧柴油车深度治理工程。 绿色出行工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大力普及新能源出租车和公交车,引导公众有限选择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降低小汽车通行总量,建设“绿色公交城市”和“城市慢行系统”。 绿色建筑工程。推进城市既有绿色建筑绿色化改造,提升建筑效能,发展绿色建材,推进绿色照明,鼓励城市道路、商业区、广场、公园、绿地、停车厂等区域使用LED照明产品。到2025年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超过70%。 |
第五节 建设魅力彰显的人文宜春
把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和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特色文化生态,健全公共文化设施,丰富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新时代精神家园。
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和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为核心,推进秋收起义和湘鄂赣片区革命文物的整体保护利用,加大革命遗址保护力度。大力传承宜春月亮文化、禅宗文化、温泉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古色文化、中医药文化、状元文化、花炮文化等特色文化。加强文物的保护利用,推进樟树吴城、筑卫城遗址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推进历史文化名村及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推动袁州古城文化复兴工程建设,创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建设九岭山脉生态旅游示范带和明月大道文化旅游经济带。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记录工程,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线索调查、认定和保存,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重点推进樟树市创建省级中医药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一批以县(市、区)和乡镇为重点区域的市级传统戏曲、传统音乐、传统舞蹈和传统工艺文化生态保护区。
积极融入现代文化元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打造现代城市精神,树立新型文化自信。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深化“好人文化”建设,培养推出一批新时代先锋模范,持续唱响“好人之城、尚德宜春”品牌。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大力推进全民阅读,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养。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现代文化业态,鼓励开发文化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娱乐等新型文化产品。倡导积极向上、富有活力的城市文化,鼓励发展户外运动和新型运动。
完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均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填平补齐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市县工人文化宫全覆盖,加强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全覆盖。规划建设城市书屋、24小时智慧图书馆,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全覆盖,形成主城区和中心镇15分钟、一般村镇20分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实施全民健身行动计划,稳步推进足球场地、健身步道、体育公园、体育场、运动游园等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努力打造百姓身边健身组织和“15分钟健身圈”。以青少年为重点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干预,保障学校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时间。
专栏13 人文城市建设重点工程 |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推进袁州古城、文笔峰,万载古城和城北小北关历史文化街区,高安市贾家古村,第一足球网天宝古村等古城古村保护。开展万载县湘鄂赣革命根据地遗址、铜鼓县秋收起义纪念馆、袁州区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机关小洞遗址群等红色文化遗址建设与保护。建设丰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奉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万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到2025年,力争培育5个省级“非遗小镇”,建成一批文化生态保护区。 文艺精品创作。围绕红色、禅宗、月亮、版画、漫画、中药、夏布、陶瓷、茶叶、根木雕、剪纸、花炮、漆器、制酒、小吃、采茶戏、傩舞等文化,创作一系列优秀舞台剧目、舞蹈、绘画、书法、影视、音乐等文艺作品。到2025年,推动一批精品剧目入选国家、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争创国家级大奖。 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市采茶戏剧院、科技馆、春台公园,袁州区文化馆、图书馆、剧团,樟树市大剧院,丰城市文化中心,靖安县演艺会务中心和智慧图书馆,奉新县文体艺术中心、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高安采茶戏艺术中心,上高县文化广场、艺术中心,第一足球网五馆三心,铜鼓县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万载县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 全民健身工程。到2025年,城市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增至2.4平安米/人,经常参加体育健身人口比例达到40%。推广多功能、季节性、可移动、可拆卸、绿色环保的建设设施。推进社会足球场地建设,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数量达到1块。 |
第六节 建设安全灵敏的韧性宜春
以提升城市抵御冲击能力为导向,聚焦城市重大风险防控薄弱环节,强化重大突事件预警、应急和修复,保障城市正常运转和人民生命健康、财产安全。
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完善救灾准备、应急救助、灾后救助、恢复重建相衔接的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应急广播建设,提升洪涝干旱、森林火灾、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制定修订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推进应急指挥决策信息化、救援力量专业化。加强人民防空建设,健全人防规划体系、指挥体系、保障体系,促进人防与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合理规划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强化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和设施的应急避难功能。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健全防灾减灾演习机制。
提高城市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健全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机构基础设施。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升疾控中心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疾病预防处置能力。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建设平疫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立公共卫生重点医疗物资储备体系、应急物资采购供应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健全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检测系统,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加强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麻风病等综合防控,深入推进尘肺病防治攻坚。深入开展公共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市民预防自救互救能力。
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统筹推进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和海绵城市建设,外防进水、内防积水,着力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改造提升城市河道、堤防、水库等防洪设施,提高城市防洪标准。全面提升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标准,改造老旧破损排水管网,健全定时定期清淤疏通长效管护机制,科学布局排水泵站、排水车等应急设施,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滞削峰、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设施。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广海绵道路与广场、海绵型公园与绿地、海绵型建筑与小区。严禁城市开发建设占用河道和泄洪区,严禁在防洪堤坝体内违规建设。
专栏14 韧性城市建设重点工程 |
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围绕提升洪涝干旱、森林火灾、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加强人民防空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强化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和设施的应急避难功能。建设医疗等应急物资储备库,优化应急物资末端配送网络。 公共卫生防控救治。推进宜春市妇幼保健院二期、宜春市疾控中心易地新建、宜春市中心血站整体搬迁、宜春市急救中心、宜春市传染病医院等公共卫生项目建设。 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提升。提升改造城市蓄滞洪区、堤防、护岸、河道、排洪工程、排水管网、泵站、雨水收集设施和应急抢险设施。到2025年,城市全部消除严重易涝积水区段,建成排水防洪体系。 |
第六章 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构建有利于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第一节 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
加快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促进土地、人才、资金、科技成果等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巩固和完善农村承包地确权成果,稳妥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地上建筑物所有权房地一体、分割转让。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探索跨集体经济组织流转。通过置换转让、有偿退出等方式,整合利用腾退宅基地和碎片化集体建设用地。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就地入市或异地调整入市。允许村集体依法有偿收回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指标交易制度。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建立人才入乡发展激励机制,完善财政、金融、社保等激励政策,畅通城乡人口流动渠道,培养各类乡土人才,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建立城乡人才合作交流机制,探索通过岗编适度分离等多种形式,推进城市教科文卫等工作人员定期服务乡村。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构建教育培训和政策扶持为一体的高素质农民培训制度体系框架。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引进扶持培养一批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吸引专业人才投身农村,拓宽引才渠道,培育用好大学生专职村干,集聚一批基层急需的“三农”人才。
拓宽乡村发展投融资渠道。鼓励各级财政加大对城乡融合发展及载体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更多工商资本和金融资本入乡发展。加强乡村信用环境建设,推动农村信用社和农商行回归本源,改革村镇银行培育发展模式,创新中小银行和地方银行金融产品提供机制,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依法合规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房屋财产权、集体林权抵押融资,以及承包地经营权、集体资产股权等担保融资。健全投融资保障机制,加强涉农资金的统筹整合,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健全乡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乡村信用体系和农业信用担保体系,扩大农村抵押物范围,发展农业保险。
鼓励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壮大涉农科技人才队伍,健全涉农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和产学研用合作机制,鼓励创建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服务网络,建立科研人员到乡村兼职和离岗创业制度,探索其在涉农企业技术入股,兼职兼薪机制。深化涉农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允许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
第二节 推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
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向乡村延伸覆盖为重点,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发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发展。逐步构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不断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加快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护。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机制,统筹设计路网和水、电、通信、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健全分级分类投入机制,对公益性强、经济性差的道路、水利等设施,建设投入以政府为主;对乡村供水、垃圾污水处理等有一定经济收益的设施,政府加大投入,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并引导农民投入;对乡村供电、电信和物流等以经营性为主的设施,建设投入以企业为主。探索将城乡基础设施项目整体打包,实行一体化开发建设。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机制,将城乡道路等公益性设施的管护和运行投入逐步纳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由产权所有者建立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建立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鼓励建立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积极推行“教育集团”“联合校”“协作校”等城乡教育联合体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共享。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鼓励县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县域医共体,推进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人员实行“乡聘村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在城乡间共享。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服务项目与居民需求有效对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完善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低保制度的城乡统筹,统一城乡居民的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第三节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坚持多措并举,统筹拓展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动扶贫产业发展壮大,强化产业后续发展动力培育,延长产业链条,抓好产销对接,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持续稳定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完善劳动力务工信息监测,加大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组织力度,健全公益性岗位管理机制,稳定增加劳动力就业收入。持续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持续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稳定发挥扶贫项目的带贫效益。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监测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主动发现机制,分层分类进行帮扶,确保动态清零,促进共同富裕。
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健全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机制,加强职业农民培训,引导农户通过利润分红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自愿与承包地经营权等入股企业。做大做强农村集体经济,探索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培育壮大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完善农户与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强化农民转移性收入保障机制,健全生产者补贴制度,在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基础上建立普惠性农民直接补贴机制。完善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环境,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地创业就业,健全农民工输出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
第七章 强化城镇发展产业支撑
深入实施“开放创新、强攻工业”战略,深化制造业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牵引功能,大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着力提升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与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向品牌化跃升,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第一节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按照“园区集聚、特色引领;集约用地、绿色发展”的思路,以产城融合为重点,立足交通条件、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区域特色,强化中心城区首位度和向心力,提升各县(市、区)协调联动,明确各开发区首位产业和主攻产业。推动园区提质升级,加快推动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丰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两大国家级平台按照“三创新、两提升”要求,拉高标杆、对标一流、赶超发展。引导和推动袁州、樟树、靖安、奉新、高安、上高、宜丰、铜鼓、万载等省级工业园区平台不断强化和提升招商引资、投资服务、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经济发展功能,鼓励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持续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放手放权支持园区发展,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深入开展“节地增效”行动计划,实施工业项目“标准低”改革,推动园区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高度重视园区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园区和城镇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环保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园区”加速向“产业社区”升级。
表7-1 宜春市各开发区产业发展导向
第二节 大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
坚持集群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路径,按照市场主导、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引领发展的要求,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举全市之力推进新能源(锂电)首位产业,壮大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抢抓新能源(锂电)产业历史性发展机遇,全力推进已落地企业项目建设,扶优扶强一批细分领域领军企业,积极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关联项目,争创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江西新能源产业发展应用先行示范区。实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工程,以建材家具、健康食品、纺织鞋服为重点,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建设数字化车间、绿色园区、绿色工厂、智能化工程,加快“机器换人”“生产换线”,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充分考虑现有产业基础,积极培育医疗器械、节能环保和新材料等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补齐产品研发、创新设计、售后服务等短板,增强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会展等专业化服务能力,促进制造业品质和效率升级。
专栏15 制造业发展思路与导向 |
新能源(锂电)产业。聚焦推动宜春由锂电资源优势加快向产业优势转化,以开拓新能源(锂电)产业链中下游高端和高价值环节为重点,做精做优前端锂电核心材料特色领域,不断提升新型锂离子电池领域规模实力,积极延伸切入储能电池市场。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实现突破式发展,着力打造从锂矿原料、锂电池材料到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较为完整的新能源(锂电)产业链条。积极抢抓我国能源发展进入新时代的政策红利,把握光伏行业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的市场机遇,培育壮大太阳能光伏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按照拉长“长板”、补足“短板”的思路,围绕特色中药全链化、生物制药及化学制药规模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发挥本地道地药材资源优势,实施“中国药都”振兴工程,以中药材种植为基础、以高品质中药产品研发生产为引领,以樟树、袁州两个省级医药产业集群为极核,推动“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开发”全产业链发展,通过异地研发、本地转化等方式,借力引进一批生物药创新成果和化学药物项目在宜春落地,加快形成一、二产带动三产联动发展新格局。 电子信息产业。紧抓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带发展机遇,围绕半导体照明及显示、印刷电路板(PCB)、智能终端重点领域,以重大项目、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快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快速成规模、上台阶,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融入参与省内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协作,打造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电子信息元器件配套生产基地。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以智能化、数字化、成套化为发展方向,做优做强特种电机和建筑工程机械优势领域,培育壮大教育装备办公设备产业,布局发展一批智能专用装备及零部件产业,努力实现由零部件加工配套为主向成套整机带动与零部件加工并重升级,建设中部地区重要的先进装备生产基地。。 建材家具产业。以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为方向,围绕高端建筑陶瓷、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智能金属家具三大特色领域,强化新产品研究开发和新技术攻关,着力提高智能智造水平,到2025年,家具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升级取得明显成效,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功能性建陶、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智能家具等产品占比大幅提升。 健康食品产业。策应安全、健康、营养、便利等消费升级趋势,以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围绕富硒特色产品、绿色营养食品、饮料及酒类制品等特色资源和特色产品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条,壮大健康食品产业规模。 纺织鞋服产业。以差异化、高端化、个性化为方向,大力推进机器换人,促进“数字 ”纺织鞋服工艺全流程的深度融合,持续增强精品制造和柔性生产能力,重点发展现代纺织、时尚服装、时尚鞋革,推动宜春纺织鞋服产业转型发展。 医疗器械产业。聚焦推动“药械联动”发展,把握疫情防控下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新机遇,加快构建高值医用耗材、临床诊疗设备及零部件、康复理疗保健器材协同发展格局,培育形成新增长点。 节能环保产业。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新机遇,以丰城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为依托,加快发展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积极培育高效节能技术设备和环保治理技术设备新动能,打造全国知名的绿色产业示范基地。 新材料产业。以规模化、高端化、新型化为导向,聚焦新能源材料、高品质金属材料、前沿新材料三大重点领域,强化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研发攻关,持续加大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和关联项目引进力度,不断培育壮大宜春新材料产业规模集聚水平。 |
第三节 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以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高端化能力建设为主导,以业态模式创新、形成辐射带动竞争优势为主线,着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产业新体系。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以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会展服务、科技服务、研发设计、人力资源服务等为重点,加快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能力,为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提供质量更优、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服务支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变,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康养、商贸流通,加快发展餐饮住宿、医疗服务、体育服务、教育培训服务,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服务理念、经营模式和技术业态创新,优化提升服务消费结构和规模,进一步满足居民不断提升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
第四节 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向品牌化跃升
坚持常规农业超常规、特色农业创特色、产业经营上规模、园区建设见成效、乡村面貌换新颜,加快推动宜春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化农业强市迈进。以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根据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合理利用农业生产空间,着力构建“以富硒农业为主导,宜春大米、中药材、油茶为支撑,多种经营为基础”的“1 3 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根据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打造丰樟高平原地区和袁上万宜奉丘陵地区的两个农产品主产区,确保粮、油、肉、菜等农产品供给,提升对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能力。集中力量、集中资源主攻富硒、绿色有机、油茶等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打造千亿级绿色食品(富硒)产业链,加快全域富硒绿色有机农产品大市创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着力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体验、现代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格局。深入实施铸链强链引链补链工程,引进一批重特大项目,创建一批标准化集成示范基地,发展一批富硒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建设一批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组建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农业全产业链。
第八章 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发挥政府、社会、市民多方力量,完善治理结构、创新治理方式,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第一节 强化城市规划引导约束作用
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尊重规律、着眼长远、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各类规划,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为城市发展提供基本遵循。
构建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以发展规划为统领、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为支撑,形成定位准确、便捷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根据宜春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环流特征、生态条件等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确定城市中长期发展定位、规模体量和产业结构,着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建设综合实力强市、绿色发展大市、文明幸福城市、国家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作用,严格生态和农业空间底线约束,推进“北融、中优、南联”城市合理开发建设,促进城市发展规划有效实施。
提高空间规划科学性。宜春市和各县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合理确定总体开发强度、建设用地用途结构、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国土空间详细规划要在落实总体规划要求基础上,合理确定地块用途及容积率、绿地率、停车位数量等经济技术指标。推动规划编制和修编程序规范化,确保规划严格执行。合理增加规划弹性,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第二节 优化城市空间治理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安排产业布局、人口布局,基础设施布局,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空间秩序管控,树立精明增长和紧凑城市理念,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促进城镇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探索推行城镇建设用地增量投放与存量盘活利用相挂钩,在下达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时,把批而未供、闲置土地数量和处置情况作为重要依据。推动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存量土地扩容增效,健全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积极推广节地型、紧凑式、高效开发模式,在工业园区试行与土地产出强度相挂钩的激励政策。推动土地符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增加医疗、教育、文体及保障房、菜市场、停车场等公益性和民生类设施用地供应与保障,严禁侵占挪用居住生活配套设施用地。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统筹老城改造和宜阳新区、袁州新城等新城新区建设,统筹产业发展和居住功能,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引导城市人口和功能合理布局。合理控制老城开发强度,建设更多口袋公园、街心绿地、慢行系统等公共活动空间,合理提高路网密度。推动新城新区工业区、商务区、文教区、生活区、行政区科学衔接与混合嵌套,实现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适当扩大住宅用地比例,提高工业用地效率,有序增加蓝绿生态空间。
推升城市设计水平。增强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和文脉延续性,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形象,展示城市精神。依托现有山水脉络,打造蓝脉绿网的开敞空间,统筹老城新城的建筑高度,优化城市天际线,建立城市整体景观框架,让城市显山露水、错落有致。统筹建筑体量,促进风格协调,加强色彩管理,增强街区和建筑群的整体性、连续性和韵律感。推进城市微改造,加强特定公共空间、街墙景观、街道小品、标识系统的精细化、立体化设计。贯彻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新时期建筑方针,加强建筑设计和城市风貌管理,促进新建建筑、改扩建建筑与城市整体风貌融合。
第三节 提升城市社会治理水平
发挥社会民主作用,加强社会治理,化解风险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强化城市社区治理。以社区为城市社会治理的关键载体,打通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主导,业主委员会和物业企业密切协同,群团组织、社会组织,驻地企业单位与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基层社区社会共同体。推进现代社区建设,建设社区居民综合服务线上线下双平台,精准对接社区居民需求,提供养老托育、医疗卫生、文化建设、物流商场、公共卫生、纠纷调处、心理援助等服务。深化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人财物和责权利对称下沉到社区,增强社区统筹调配资源的能力。建立社区工作人才职业发展体系与分级培训制度,探索配置社区医生、社区律师、社区心理医生、社区矛盾调解师,培育壮大社区专业人才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到2025年,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数量达到18名。
专栏16 现代社区建设工程 |
资源职能进街道。制定政府职能部门、街道在社区治理方面的权责清单,将直面群众、街道管理更为高效方便的事项,依法下放至街道办事处,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式办理、一站式服务。 便民服务进社区。完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加强菜市场、便民商超、物流配送、文体健身等设施建设。 优质物业进小区。推动物业与养老、托幼、快递、家政等行业融合发展,推广人脸识别、智能车牌智慧物业应用。 人文关怀进家庭。加强新时代家风建设,更好发挥文明家庭示范作用,推动社区居住小区开展文体活动,加强居民邻里交流,针对孤寡老人、残疾人、军烈家属等特殊群体家庭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 |
防范化解城市社会矛盾风险。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积极践行“枫桥经验”,探索创新农村基层治理,优化完善富有地方特色的议事、调解制度。完善排查化解机制,发挥社区干部、网格员等人缘地缘优势,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完善信访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化解信访矛盾制度,推进信访工作专业化、法治化、信息化建设。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和“一站式”调解平台,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等纠纷化解的衔接联动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心理咨询人员队伍,鼓励和支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参与心理健康服务。
提升城市综合管理能力。健全市政公用设施常态化管护机制,全面落实管护责任,细化工作规范,加强部门企业协作,确保设施运行的稳定安全。探索建立街巷长制度,创建街巷物业等公共空间管理新模式,开展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促进文明创建常态化。健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制,强化交通、市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推进执法力量向街道和社区覆盖延伸,明确执法权责和行为规范,提升执法人员素质和文明执法,规范执法水平。在人员密集的重点场所、公共交通工具配备安全员和安保设施,加强安全巡查。
第九章 健全规划实施体制机制
坚持党对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夯实各级政府责任,形成多方力量推动规划实施的合力,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如期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第一节 加强党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领导
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发挥各级党委(党组)领导作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规划实施提供坚强保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把市委、市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健全激励导向的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实施城镇化工作监督考核制度,并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完善尽职免责的容错纠错机制,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调动广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节 强化规划组织协调
成立推进新型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决定重大事项、制定重大政策、解决重大问题、指导各方工作,按年度研究制定和推进实施重点任务。各县市区、乡(镇)要相应成立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新型城镇化工作的组织协调、综合规划、政策制定和检查指导。第一足球网小组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明确部门职责和分工。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制定政策举措、深化体制改革,推动工程项目建设,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配套制度政策体系。加强新型城镇化业务培训,积极培养一批专家型的城镇管理干部,建立一支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增强城镇化人才支撑。
第三节 推动实现城市财务平衡
完善投融资机制,形成与城市建设运营周期相匹配、稳健可持续的城市财务平衡体制机制。支持发行超长期城市政府债券、永续债券,引导保险资金提供更多长期股本融资,鼓励开发型政策性金融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规模和力度,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城镇化建设资金贷款。综合运用投资补助、贴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REITs)等手段,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开发建设运营。加快完善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价格形成、调整和补偿机制,鼓励施行阶梯式定价模式。全面推进城市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培育市政公用设施专业化投资运营企业和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商。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合理处置和化解存量债务,严控增量债务,健全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平衡的市县财政体系。
第四节 健全规划推进机制
加强部门间政策协调,推动本规划与财政、投资、人口、土地、卫生、教育、社保、环保、产业、金融等领域政策形成合力、落到实处。各县市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细化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政策举措,切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加强本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保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专项规划衔接,合理安排城镇体系、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基本农田等空间布局。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探索市场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探索建设全市新型城镇化信息平台,强化各部门、各县市区制度政策、统计数据、典型案例等信息共享。
第五节 积极开展试点示范
在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建立多元化可持续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创新城镇规划体制机制、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建立行政管理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城市行政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积累经验。积极申报国家及省级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试点。大力开展丰城城乡融合试点工作。支持奉新县国家新型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示范县建设。开展市级层面示范试点,选择不同区域、不同规模、功能定位各异、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各类城镇,重点在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产城融合等方面,积极开展试点示范。
第六节 加强规划监测评估
加强城镇化统计工作,建立健全体现城镇化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统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统计口径、统计标准和统计方法。建立规划跨年度滚动实施机制,组织开展重点任务实施情况年度评估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充分发挥专家、专业机构在规划监测评估中的积极作用。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完善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机制。充分借助智库等专业资源,全面开展第三方评估。健全动态调整修订机制,基于规划监测分析及评估结果,确需调整时,由市住建局会同有关方面提出调整方案,按程序提交市委、市政府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