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6月,宜春市政府办公室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全市优秀政策解读材料评选活动。各县市区(含“三区”)及市政府部门共报送各类政策解读作品77件,参评作品同比去年增加57%。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多轮评选和专家复评,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等单位获评“市直单位组”政策解读优秀作品。
一、规划依据和背景
“十四五”规划是全面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五年规划,是主动适应新形势、融入新格局、抢抓新机遇的五年规划。“十四五”期间,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为了明确“十四五”期间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部署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点任务、重大工程与重要举措,依据《宜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宜春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战略要求,编制了《宜春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十三五”发展成就
1.农业生产步伐稳健有力
2.农业绿色转型稳步推进
3.一二三产融合初有成效
4.生态宜居建设扎实有效
5.农业发展动能加快释放
6.脱贫攻坚交出优异答卷
(二)“十四五”发展挑战
1.比较效益低下仍是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矛盾
2.现代化程度不高仍是农业农村的基本农情
3.产业化相对滞后仍是农业农村的根本现实
4.产业帮扶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仍是农业农村的发展难点
5.资源利用和保护不充分仍是农业农村的发展短板
6.新时代“五美”乡村建设仍是农业农村的艰巨任务
(三)“十四五”发展机遇
1.全域创建富硒绿色有机农产品大市将加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2.绿色食品(富硒)产业链链长制将深入推进三产融合发展
3.城乡融合发展将呈现新格局
4.农业的多种功能和乡村的多元价值将加速彰显
5.农村改革将进入全面深化期
6.脱贫攻坚成果将进一步巩固拓展
二、发展定位与目标
到2025年,“三化一融”(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一体化)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大成果,走出一条适合宜春实际的农业农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奋力开启现代化农业强市新征程。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
(一)产业融合大发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375万吨以上,肉类、蔬菜总产量分别达到54万吨、203万吨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475万亩以上。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08家以上。富硒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30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面积达到260万亩,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280万亩。“两品一标”产品数量达880个。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8:1。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
(二)生态宜居大提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6%,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到6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左右。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整治得到大力推进,全市村庄整治建设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0%。
(三)乡风文明大提升。重点推进樟树市省级中医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和第一足球网天宝乡等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积极开展“非遗小镇”建设等。
(四)乡村治理大推进。村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覆盖率100%,村民理事会覆盖率100%,集体收益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100%。
(五)农民富裕大跨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600元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降低到2.0。
(六)城乡融合大改善。建有综合服务站的村占比达100%,标准化卫生室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100%,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制村覆盖率达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村庄宽带网络普及率100%。
三、重点任务(三化一融)
(一)农业现代化
1.构建“保障有力 全面发展”的富硒绿色有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在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基础上,优化富硒绿色有机农业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富硒绿色有机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建链,同步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推动富硒绿色有机农业全产业链有序发展。
2.构建“科技支撑 创新引领”的现代农业支撑体系
围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打造现代种业高地,增强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同步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有力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二)农村现代化
1.构建 “质量安全 生态良好”的农村生态文明体系
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护修复乡村生态,全面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2.构建“智慧联通 方便快捷”的农村现代化体系
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乡村建设,优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让农村生活更加智慧便捷。
3.构建“文明和谐 治理有效”的现代乡村新局面
加快乡村治理转型发展,推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不断优化农业农村政务服务,使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农村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乡村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三)农民现代化
1.构建“普惠大众 生活富裕”的农民现代化体系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稳妥推进政策体系有效衔接,高质量推进农民创新创业,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大力提升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快更好地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四)城乡融合一体化
1.构建“制度完善 充满活力”的城乡融合发展环境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大力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坚持把更多的资源和力量向农业农村倾斜,为农业农村发展强筋健骨。
四、实施重点工程
(一)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工程
(二)富硒绿色有机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建链工程
(三)耕地保护与提升工程
(四)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五)农业装备提升工程
(六)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工程
(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
(八)村庄发展规划工程
(九)数字乡村建设工程
(十)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和道德建设工程
(十一)农村人才培育工程
(十二)新一轮农村改革推进重大工程
五、保障措施
从组织领导、责任落实、科学规划、资源支持、评估考核、营造氛围等六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解读人:袁旺兴
联系方式:0795-355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