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足球网

图片

首页 / 走进宜春 / 宜春史志 / 宜春年鉴 / 2013年

县市区-丰城市

时间: 2016-08-09 16:09 来源: 市史志办 访问量:
字号:

  【概况】 丰城市地处江西省中部、鄱阳湖盆地南端、赣江下游、赣抚平原腹地、宜春市东部,国土总面积284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82874公顷,其中水田70336公顷、旱地12538公顷,其分布情况可概括为“四山一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下辖5个街道20个镇7个乡,86个居民委员会、469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41.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7.33万人,非农业人口34.44万人,分别占总人口数的75.7%和24.3%;城镇人口47万人,全市森林覆盖率40.2%,城区绿化率45%,人口自然增长率7.48%。丰城市既是全国主要粮食生产之地,又是全省煤炭生产的重要基地,还是全省的重点能源基地,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享有“煤海粮仓金丰城”之誉。2013年12月16日,丰城市在第13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比中名列第89位,比上年前移4位,实现进位赶超。201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41.23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1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83.31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102.79亿元,增长7.9%。工业总产值556.16亿元,增长18.0%。主要工业产品有原煤728.01万吨、焦碳7.89万吨、水泥231.93万吨、火力发电量130.98亿千瓦小时。农业总产值80.37亿元,增长5.1%。主要农产品有粮食总产量105.38万吨,增长0.9%;油料作物总产量4.09万吨,增长6.7%;生猪饲养量143万头,增长3.0%; 禽蛋总产量2.63万吨,增长4.0%。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完成50.02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21.4%。全年财政支出突破60亿元,达60.3亿元,同比增长1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11元,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318元,增长16.8%。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9.99亿元,增长15.8%。主要自然人文景观有洪州窑遗址、始丰山、升华山、玉华山、千岁丘、株山、罗山、孔庙、万寿宫、罗山谌母殿、青云寺、龙光书院、董家净住寺双柏塔、含秀湖、杨柳湖景区、沙湖公园、大桥公园、丰水湖文化公园、玉龙河湿地公园、剑邑公园、剑池、白马寨和厚板塘明清古建筑群等。重要矿产资源有煤、煤层气、富硒土壤、石灰石、耐火泥、陶瓷土、钨金矿、砂卵石、莹石、花岗岩、铜、石英石等30多种。地方特产有冻米糖、西瓜、甘蔗、荸荠、豇豆、板鸭、田螺辣酱、豆腐乳、萝卜干、茶油、茶叶、瓜子、毛笔等。丰城区位、交通、产业优势凸显,距省会南昌市区60千米,距宜春市区160千米,距向塘、樟树两个机场各30千米,距昌北机场70千米。京九铁路、浙赣复线穿过市境,赣江居中而行,抚河、锦江、萧江擦境而过,丰城赣江大桥、剑邑大桥横贯赣江两岸。丰城位于我国长江经济带与南北京九沿线发展轴的交接点,为全省南北交通要道,处于江西“天”字型高速通道的中心点,全市水陆空立体交通纵横成网,北达京津,南通粤闽,东抵杭沪,西接湘蜀。丰城与沿海发达地区、前沿城市上海、宁波、温州、深圳、广州、厦门等地呈等距离放射状分布,区位辐射能力强劲。新兴工业支柱产业有新型能源、精品陶瓷、光伏电子机械、生物食品、资源循环利用等,打造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园区、中国生态硒谷、商贸物流城、总部经济基地、龙津洲新区、中国养生硒谷、中国生态花谷“八大产业平台”。

  【现代农业扬优成势】 2013年,丰城市获批为“全国首批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市)”,是宜春市唯一、全省仅有的两个获批县(市)之一。全市粮食生产总量10.3亿千克,增加1100万千克,实现“十连增”。一是农业产业化加速推进,基本形成“一核三谷六园”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家、宜春市级龙头企业15家。二是全市无公害基地、名牌农产品、绿色食品申报认证工作稳步推进,共有无公害基地17个,无公害产品22个,基地面积6万亩,产量8.67万吨。三是依托国家高产油茶示范项目,新建高产油茶林1万亩,改造油茶低产林1万亩。四是农村土地流转有序推进,全市流转土地5.98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面发展,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9家。

  【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一是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努力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8.75亿元,同比增长13%。随着高新园区更名升级,园区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央企、上市公司等行业龙头落户增多。二是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高新园区先后与省科学院、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签署“院市合作”协议,有效推进“产学研”融合。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3家,“天玉”、“恒天源”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三是循环经济日益成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动力、金招牌,围绕电、煤、再生资源利用、农业等四条循环产业链,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新引进5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

  【现代服务业长足进步】 以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坚持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以体制机制创新和扩大开放为动力,重点打造“五色板块”,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努力使之成为全市结构优化、跨越发展的主要引擎。全市引进重大服务业项目19个,签约资金216亿元。江西龙津湖总部经济服务业集聚区共引进企业317家,完成税收10.9亿元。商贸物流城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中国物流实验基地”。商贸物流城三大市场已签约商户1197家。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亿元,同比增长14.1%。

  【重大产业项目引进取得重大突破】 坚持“3+2”招商理念,成功引进12家中国乃至世界级龙头企业,项目总投资128亿元,占全市签约资金的64%;项目建成达产达标后,年产值可达300亿元,税收15亿元。一是循环经济项目5个,即中国“城市矿山第一股”深圳格林美公司投资10亿元新上30万吨报废汽车拆解和废钢铁综合利用项目;全球最大的编织袋生产企业天津华今集团投资20亿元的年处理20万吨废旧塑料循环再利用项目;全国铜冶炼技术龙头企业中国瑞林投资17.8亿元的中国第一条稀贵金属生产线项目;中国最大的废旧电池电源综合利用企业湖北金洋公司投资15亿元的废旧电源综合利用项目;中国第一家境外上市并采用欧盟环保标准的民营环保企业东江环保投资8亿元的江西省危废处置中心迁建项目及资源化项目。二是农业产业化项目5个,即全球最大的高塔复合肥生产企业史丹利化肥公司投资6亿元的年产120万吨新型复合肥项目;“世界鸭王”河南华英禽业投资8亿元的华英产业园;全球最大的焦糖色酿造企业四川恒泰公司投资1.2亿元的年产12万吨天然焦糖色项目;中国最大的糊类食品生产企业南方食品公司投资5亿元的丰城食品产业园;位列世界前茅的花卉苗木企业浙江森禾集团投资2亿元的现代花卉苗木科技示范园。三是建材产业项目1个,即全球最大的建筑陶瓷企业广东唯美集团投资25亿元的江西唯美陶瓷三期项目。四是石油加工贸易项目1个,即中国最大民营油品加工贸易企业中球冠集团投资10亿元的成品油加工、贸易及码头项目。

  【产业平台建设逐步完善】 全市八大产业平台完成总投入46.53亿元,其中政府投入16.17亿元,征地15050亩,拆迁安置364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建标准厂房、综合服务大楼、高管公寓共6万平方米,完成6千米道路排水工程,12千米供水管网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完成一、二期8300米弱电管网铺设,正式启动园区三期建设,完成瑞林大道路面硬化并通车。中国生态硒谷修建进场道路15千米,顺利推进找水建井工程,日供水量5000吨。商贸物流城总投资8.2亿元的路网工程一期通过初步验收,二期全面动工。总部经济基地总投资1.6亿元的明星半岛14栋办公楼及附属工程全部完工,龙山森林公园完成填挖土方30万立方米。龙津洲新区红门、莲花安置小区工程,总投资7亿元,基础工程全部完成,部分房屋主体封顶。中国养生硒谷景区道路路基和给排水工程全部完成。中国生态花谷完成园区60万平方米地表清理和干道路基平整。

  【新型产业培育取得初步成效】 以煤炭、电力、房地产为主导的传统产业结构出现优化的曙光,陶瓷建材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开始发力崛起。一是全年生产瓷砖40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3.8%,完成税收1.22亿元,分别是2011年、2012年的4.5倍、1.4倍,占财政总收入比例由2011年的0.7%提高到2.5%。二是服务业完成税收13.38亿元,分别比2011年、2012年增长4.83亿元、1.55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由2011年的25.15%提高到26.67%。三是煤炭总产量452万吨,完成税收2.89亿元,分别比2011年、2012年减少3.53亿元、2.89亿元,占财政总收入比例由2011年的18.9%下降到5.8%。

  【强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立足于“五个打通”,即打通南昌和丰城、打通赣江两岸、打通新老城区、打通城乡壁垒、打通陆海联运,启动总投资203亿元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是国家和省投资134亿元建设的项目有昌樟高速“四改八”工程丰城段,投资15亿元,工程进展顺利;南昌至宁都高速公路丰城段,投资50亿元,顺利动工;昌吉赣城际高铁丰城段,投资47.5亿元,已获国家批复,将于2014年下半年动工;东乡一丰城一昌傅高速公路丰城段,投资26.5亿元,完成规划论证。二是本级政府投资26亿元建设的项目有总投资8亿元的丰厚一级公路丰城段基本通车,新建(县)段全面动工;总投资13亿元的城西防洪大堤(含安置工程)稳步推进;总投资3.5亿元的下穿沪昆铁路立交桥顺利开工;总投资2亿元的温泉大道基本通车。三是外来资本投资43.6亿元建设的项目有总投资40亿元的龙头山水电站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投资3.6亿元的循环经济园区海铁联运陆地港成功签约。这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陆续建成后,丰城将有8个高速公路出口和3个铁路站,境内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142千米,每平方千米密度达到5千米,达到当前北京市高速公路布局密度。

  【一系列国家级或省级改革试点释放红利】 一是全国政务公开、政务服务试点通过省级验收。全市55个部门的审批与服务职能进入流程再造,其中含行政职权类事项329项,便民服务事项51项,在宜春市率先实现行政职权类事项网上审批。二是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成果丰硕。丰城经验做法材料在全国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上印发,承办全省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推进会并作经验介绍。三是大力推进网络上运行、网格化管理、网兜式服务“三网”建设。投资1400万元启动“天网”二期工程,建成412个高清监控探头。四是在全市所有村(社区)建立金牌调解室,总结推广基层金牌调解模式,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10件。

  【金融创新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开创新局面】 一是丰城农村商业银行正式创立,共向社会募集股金6亿元,成为全省县级股本最大的农商银行。2013年,农信社存款余额81.3亿元,贷款余额40.8亿元,税收64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22%、39%。二是城投债券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发行,发行规模为一期16亿元,为江西省单笔发债金额最多的县(市)。三是充分利用省财政厅“财园信贷通”政策,获得贷款额度4.8亿元,共向45家小微企业提供低息贷款2亿元。四是煤炭改扩建与兼并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6大煤炭集团完成组建并顺利运行,全市58个地方煤矿关闭11个,42个参与改扩建,10个煤矿进入验收程序,全部验收后总核定生产能力由198万吨增加到260万吨。

  【赣江河道内销采砂集中整治初见成效】 通过集中整治,采砂船由97艘减少到52艘,运砂船由162艘减少到130艘,砂场由153个整合为50个,取缔露天砂场4处,月采砂量由整治前750万吨降低到200万吨。河道采砂行为初步实现了由无序到有序、由无偿到有偿、由无度到有度的转变。

  【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年共帮助企业申报立项各级各类科技计划37项,共争取项目经费1430万元,同比增长34.2%。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牵头,在中国生态硒谷成功启动国家优质高效富硒农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高新园区新增东鹏陶瓷、丰临医疗、景新漆业、恒顶食品、春光包装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13家。先后与江西省科学院、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保障改善民生凝聚民心民力】 全年在教育、卫生、社保、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支出达32.5亿元,较上年净增3.8亿元,增长13.2%。一是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大。投资5亿元新建丰城九中,2014年9月开始招生。洪州职业学院完成投资4亿元,2014年开始面向全省招生。投资1700万元的特教学校投入使用。总投资2亿元的乡镇(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进展顺利,有10个已经建成开园。二是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总投资1.6亿元的市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启动建设。投资1.5亿元的中医院改扩建工程基本完工。投资2000万元的市精神病医院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大。投资1.65亿元用于保障房建设,开工建设3505套保障性住房,其中廉租房500套、公租房2861套、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144套。四是社会保障能力提高。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参保63.88万人次,征缴社会保险基金5.93亿元。新农保参保人数达53万余人,缴费6260万元。领取养老金人数12万余人,发放养老金8200多万元。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40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200元。

  【城区配套设施逐步完善】 总投资5000万元的沙湖公园改造工程建成开园。投资300万元的杨柳湖公园改造工程进展顺利。总投资5300万元的自来水一水厂扩建工程建成供水,城区日供水能力11万吨。总投资2600万元的和合南路污水管道改造工程顺利完工,新城区污水处理厂实现正常运转。投资3000万元的民营企业园至火车站截污干管工程全面完成。正式启动全长2425米的剑邑东大道延伸改造工程。投资2500万元,更新出租车160辆,新增高档出租车50辆。投资400万元建设106个公交站台,其中老城区47个,新城区59个。投资70余万元建成公安岗亭6个。

  【中心城区创“三城”旗开得胜】 全面启动创建省级森林城、省级卫生城、省级文明城工作。全市共投入资金4200余万元,其中市财政资金1400万元,有序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户外广告整治、中心城区菜市场环境卫生集中专项整治等八项活动,增设果壳箱960个,改造建设5个休闲游园及社区健身舞台,改造升级58座城区公厕,首批23座公厕改造基本到位。省级森林城创建工作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验收,全市森林覆盖率40.2%,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3平方米。

  【镇村联动和集镇建设起步稳健】 一是重点支持宜春市市定尚庄、梅林镇村联动试点建设,建设“十个一”工程、“五个改造提质”项目、“六位一体”改造以及自选项目。二是完成各乡镇(街道)总体规划。三是投资1600万元启动乡镇垃圾压缩站“全覆盖”工程,每个压缩站由市政府统一配置价值50万元的垃圾压缩设备。四是创新市乡统筹联动的城管执法机制。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 一是总投资1.6亿元,从2013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对全市355个农村小学及以下教学单位实行标准化建设,实现校园建设标准化、装备建设标准化、师资建设标准化。二是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投资4.9亿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2.17亿元,启动123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等农建工程44处。三是组建乡镇(街道)水务站,选聘94名水务站工作人员。四是新农村建设236个点拆除旧房5.8万平方米,安排建新房10万平方米,修建进村公路76千米,硬化巷道230千米。

  【秀美丰城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生态环境优美宜居。中国老年学会授予丰城“中国长寿之乡”称号,丰城市成为江西省第2个获此殊荣的县(市)。二是大力推进生态市创建。2013年,全市有1个乡镇获“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1个乡镇获“省级生态乡镇”命名,2个村获“省级生态村”命名。三是建设“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完成造林绿化面积6.46万亩,省级森林城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验收。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控制在宜春市下达指标范围内。

  【丰城迈进丰昌同城化“快车道”】 一是以交通对接推动丰昌同城化进程。完善高等级公路路网布局,总投资7.9亿元、全长24.39公里的丰(城)厚(田)一级公路将直通南昌外环,总投资1350万元的曲(江)尚(庄)路、总投资1.43亿元的温泉公路、总投资7789万元的循环大道等县乡公路同步推进,投入3000万元建设6个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实现“建管养运”覆盖。二是以产业转型推动丰昌同城化进程。实现依托煤电起步、跳出资源发展从地下到地上的华丽转身,形成高新园区、循环基地、总部基地、生态硒谷等7大特色产业平台,杰隆生物制品、恒兴源化工、好帮手电子等200多家企业落户高新园区。三是以城市升级推进丰昌同城化进程。拉开80平方公里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框架,推进投资40亿元的龙头山航电枢纽项目、投资6.5亿元的城西防洪堤等重点工程,加快建设“一江两岸”,把金融和商贸物流打造成丰昌同城化的上乘之作。

  【好人文化成为剑邑大城亮丽风景】 全市已有20人获评“中国好人”称号,获评人数成为全省县(市)之最。2009~2013年,全市用于奖励、帮扶、抚恤尊重关爱好人、英模的资金多达700万元。全市通过群众推荐、组织评选共涌现道德模范2856名,确定为市级“身边好人”357人,评选出市级道德模范143人,推荐“中国好人”候选人46人。

  【丰城荣获“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2003年7月5日,举行中国长寿之乡·江西丰城授牌仪式,成为全省继铜鼓县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县(市)。截至2013年底,丰城户籍人口总数139.4万人,其中80以上老年人3.02万人,占总人数的2.17%,超过全国1.4%的平均值,百岁以上寿星136位,是全省百岁老人最多的县(市),占丰城总人数比例十万分之九点八,高于“中国长寿之乡”十万之七的考评比值。

  【丰城“三谷”产业崛起成势】 一是打造“生态硒谷”产业。投资25亿元创建了富硒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等9大产业基地,引进江西御润坊富硒山茶油股份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13家,其中“华英”荣膺“中国驰名商标”品牌,“华英”牌樱桃谷鸭系列产品晋级为“国家质量达标食品”、“全国质量信得过食品”。二是打造“养生硒谷”产业。在新建、高安、丰城三县(市)接壤处规划建设一个面积75平方公里的“中国养生硒谷”基地,投资20多亿元,开发建设温泉大酒店、康复疗养中心、养生公寓、度假会所、中药谷、水上乐园、森林公园、高尔夫球场、生态农场等特色旅游项目。三是打造“生态花谷”产业。共有江西润禾园林景观有限公司等9个花卉苗木生产基地,面积3万多亩。投资2.5亿元在龙津洲新建一个占地面积1000余亩的花卉博览园,全省第一个樟树工程产业基地落户丰城淘沙,将种植芳樟香料林1000多亩。

  (丰城市委史志办)

  【主要领导人】

  市委书记 杨玉平

  人大常委会主任 熊红亮

  市 长 金三元

  政协主席 熊建清

附件: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