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足球网

图片

首页 / 走进宜春 / 宜春史志 / 宜春年鉴 / 2005年

县市区-高安市

时间: 2007-07-30 15:37 来源: 市政府办 访问量:
字号:

【概     况】位于宜春市东部,辖18镇2乡、2个街道,1个风景名胜区,1个垦殖场。总面积2439.33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16平方千米。年末耕地面积6.49万公顷,有林面积6.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3.90%,城区绿化率35.30%。总人口78.2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26万人,人口增长率同比(下同)增长-3.33‰。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0.16亿元,增长15.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16亿元,增长11.20%;第二产业增加值20.22亿元,增长22.50%;第三产业增加值16.77亿元,增长10.4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82亿元,增长63.11%。主要工业产品有原煤93.02万吨,饮料酒2010吨,粉末油脂8319吨,水泥31.70万吨,瓷质砖1716万平方米。农业总产值(现价)22.60亿元,增长17.70%,主要农业产品有:粮食总产61.20万吨,棉花0.54万吨,油料4.10万吨,生猪出栏61.64万头,出栏肉用牛7.60万头。地方财政收入2.44亿元,增长13.59%,财政支出5.48亿元,增长24.60%。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3516元,增加12.4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39.94亿元,增长16.92%。
【高标准土地整理】根据高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2005年,全市9个乡镇组织实施土地整理工程,工程总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总规模达2700余公顷,新增耕地面积200公顷。上湖乡实施的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由市国土资源局与上湖乡共同负责,严格按规划设计,按程序投标,分8个标段由省内外有资质的施工单位竞标。工程集中期间共上机械200台,劳力1000余人,建设规模1933公顷,总投资3255万元。此外,市内自筹资金800余万元,分别在田南、灰埠、村前、杨圩、石脑、筠阳、新街、独城8个乡镇(街道)开展土地整理,建设规模800公顷。通过土地整理,“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树成行”,有利于现代化机械作业,增加了耕地面积和植被覆盖率,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水平。项目区内结合新农村建设,对田、水、山、林、路、村进行综合整治,建成一批村落布局规范齐整,群众生产生活方便,生态居住环境良好的新农村。
【杨树产业迅猛发展】2002年,高安开始规模化种植杨树,仅新街镇景贤村农田林网化共栽植杨树14万株。市委、市政府出台发展杨树产业的相关政策,掀起植树造杨(树)的新高潮。为降低植杨风险,减轻农民资金压力,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进行运作。全市栽植的150多万株杨树全部由罗宾公司和禾阳公司提供苗木,为高安杨树产业迅猛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各地通过公开招标、拍卖或租赁承包经营形式栽植杨树,做到集中连片、规模栽植、以点示范、突出重点。320国道绿色通道栽植11余万株,新街镇邓家村、杨圩镇况家村、八景镇胡家坊村等园田化农田林网共栽20余万株。杨圩镇梨塘村、瑞州街办西门村探索出旱地植杨的成功经验,杨树植后一年平均胸径可达6公分。农户植杨树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2005年底全市植有杨树260万株。
【打造市域经济隆起区】高安市按照板块经济和企业簇群发展的思路,遵循集中发展,节约用地的原则,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工业基础和区位特点,高起点打造新世纪工业城项目区,八景、独城、新街“金三角”项目区和灰埠、田南、相城“银三角”项目区。新世纪工业城已建成2.7平方千米,累计入驻企业137家,实现税金4538万元,为全省县市工业园区六大指标综合先进。“金三角”工业项目区以发展水泥、食品、服装、陶瓷等项目为主,国内生产总值13.31亿元,占全市26.54%。农民人平纯收入超全市平均水平121元。“银三角”项目区立足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碳酸钙生产,2005年,有碳酸钙14家,生产线29条,国内生产总值7.87亿元,占全市总值15.69 %。项目区经济强劲崛起,三次产业比重优化为22.9:45.1:32,成为市域经济发展的主力支撑。
【旅游业迅速崛起】高安把旅游业作为全市重点产业工程来抓,努力打造南昌“休闲旅游后花园”。全市旅游“龙头”项目——华林寨—上游湖省级风景名胜区,先后融资1650万元硬化公路55千米,构架旅游公路网络;引进资金600万元修建核心景点华林寨,完成瞭望台建设工程;投资100万元,开辟6千米长的华林水上漂流线路;建成上游湖整船浮动码头,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旅游服务,上游湖被列为全省水上运动中心皮划艇集训基地。同时,发掘了新街镇景贤贾家古村落旅游新亮点,先后投资100万元修复古村,积极推介古村的社会功能和旅游功能,成功申报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完善各种软件建设,加大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2005年,全市有国内旅行社5家,星级宾馆2家,景区饭店3家。开通了景区一日和二日游线路。全市接待游客达8万人次,接待日、德、美、新加坡及港、澳、台旅游团队30余个。
【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高安市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力度,实施现代农机装备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创新示范、农机科技入户示范等项目,农民购机积极性高涨,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很大提高。2005年底,全市总动力54.7万千瓦,比2004年增长21.0%,农用拖拉机保有量5890台,田间作业机械6822套,农用排灌机械2.78万套,农副产品加工机械7948台,联合收割机183台。成立农业工程机械协会和稻麦收割协会,建立完善以农机合作服务组织为龙头,以农机专业户和农机大户为主体,以农机协会为纽带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机械作业面逐步上升。2005年机耕作业面积5.42万公顷,比2004年增长28.30%;机电灌溉面积3.1万公顷,比2004年增长3. 27%;机械植保作业面积4.65万公顷;机械收获面积1.23万公顷;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60%。积极向外拓展农机业务。先后组织联合收割机到湖北、安徽、四川、重庆等地开展机收作业服务,涌现出一批年收入超10万元的农机大户。
      全市有农机服务组织435个,农机从业人员达2.07万人,农机户1.69万户,农机作业服务专业户5324户,农机服务经营总收入21897万元,利润5338万元。
【荣获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市】高安市坚持把老龄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来统筹,专门出台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资金、政策上予以倾斜,切实解决老年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共投入专项资金2160万元,新建、扩建、改建敬老院、福利院25所,面积7.69万平方米,农村集中供养率达70%以上。投资1200万元,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室)70多个,门球场20个,创办老年学校283所,建立老年图书阅览室310个,市财政每年拨付涉老单位和组织经费70多万元。
       坚持为老年人实施“三免六减”和义务就诊,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深入农村为老年人免费治疗白内障。制订《实施老年人优待办法》,年满60周岁的老人可享受医疗、乘坐公交车、借阅书刊、观看电影、参观旅游等方面的优惠。投入835万元为全市9500名老年人办理各类养老保险,有6482名城市困难老人和9017名农村困难老人进入城市低保和农村特困救助范围,扶助金额623万余元,有4029名孤寡老人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有1.37万户、2万多名老人签有家庭赡养协议。2005年,高安被评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市。
【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高安粮食生产历居江西前列,素有“赣中粮仓”之称。随着农业税的免征,各项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提高,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良种良法良技入户率达100%,测土配方施肥、免耕(半免耕)抛秧、直播、绿色大米等重大技术得到应用和推广,其中直播和免耕(半免耕)技术通过了省级测产验收。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0.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21万公顷,增长2.09%,粮食总产达到66.8万吨,比上年增加8.7万吨,增长15%,农业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达1134千克,同比增加148千克,增长15%。粮食转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市粮食转化量占粮食商品总量的85%以上,比1998年翻了近一番,以上指标在全省均名列前茅。2005年,高安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
【卫生事业发展迅速】高安市突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效地防范了重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全面启动由日本援助的结核病控制项目,对痰涂阳性结核病人实行检查、治疗和管理三免费,全市共新发痰涂阳性结核病人429例,复治109例,完成任务的139.28%,治愈率达85%以上;实施妇幼卫生“降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投入医疗救助资金7.25万元,使626位农村贫困孕产妇得到医疗救助,规范开展了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加大了血吸虫病查螺灭螺、查病治病和晚期病人的控治力度。全面开展白内障普查普治,为270名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复明,减免手术费40余万元。同时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系统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800万元,医疗设备购置资金531万元。先后竣工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楼投资400万元,建筑面积3670平方米,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区投资318万元,建筑面积2550平方米;总投资1500万元,建筑面积11378平方米的市中医院住院大楼分三年投入,2005年动工,现已投入700万元。2005年,市卫生局获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授予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先进单位”,高安市荣获卫生部、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全国爱卫会授予的“全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先进单位”。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高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按照“以点带面,以线带片,点线结合,整体推进”的思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全市第一批56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全部完成规划,669个村庄完成村庄现状图、村庄规划图、文字说明书的“两图一书”的规划设计;各地秉着节约、改造土地的原则,根据群众经济基础的不同,分步实施。全市投入旧村改造扶助资金9270.20万元。巩固老改造点116个,新增改造点60个,拆除旧房面积11.3万平方米,新建房屋18.8万平方米,节约耕地165亩。全国、全省性的村庄整治、新农村建设流动现场会相继在高安召开。八景镇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石脑镇赤岸东头村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 八景镇上保蔡村被列为全国4个村庄整治示范点之一,独城镇、上湖乡南坪谌家村、新街镇景贤贾家村等5个村镇被列为“江西省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 
【一江两岸面貌一新】全市继续把一江两岸建设作为推进城市化进程、建设中等明星城市的重要举措来抓,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防洪能力,改善城区人居环境。
锦江南岸自东向西依次建有锦江花园(总投资1450万元,占地面积0.86公顷)、锦江外滩步行街(总投资800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3.33公顷,长630米,店面554套的观景休闲街)、清华城(总投资7000万元,占地面积4.3公顷,东西长260米的商业步行区)3个商住小区。此外,在锦江花园东侧一占地6.67公顷、长800米的月亮湾滨江风情社区已开工建设。
北岸建有城标性建筑大观楼和长620米、高29.55米的城北防洪墙工程,及融文化休闲区、历史名人广场、商业店铺风情区于一体的滨江景观工程。一江两岸建设总投资2.8亿人民币,已安装各种路灯2783盏,投光灯600盏,庭院灯69盏,地埋灯149盏,草坪灯72盏,大景观灯9盏,音乐箱15只,绿化面积5800平方米。形成三桥连南北、两岸交相辉的市民休闲娱乐佳处。
【新世纪工业城】新世纪工业城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建成2.7平方公里。园区实行厂舍分离,320国道以北为生产区,以南为生活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总投入1.8亿余元,2005年,投入3670万元。至年底,工业城累计引进入驻企业137家,已竣工投产企业70家,安置就业人员14554人,实现税金4538余万元,园区已形成“城中有园,园中有园”的四大支柱产业集群,即以清华泰豪、龙工集团为主的机电生产和机械制造工业园,以雅星纺织、大盛纺织、亚中纺织、宏达纺织为主的纺织工业园,以江西美康、奥丽斯陶瓷、金盛陶瓷为龙头的建筑陶瓷工业园,以三爱尔、科美制药为主的医药制品工业园等。园区内企业与企业之间已初步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链”关系,一个涵盖多个产业,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工业城区正逐步形成。多次受到省政府、宜春市政府表彰。成为全省30个重点园区之一。〖JY〗(高安市史志办公室)
【主要领导人】          
    市    委   书    记           刘承芳
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黄禾秀(女)
    市                  长          陈晓平
    市  政  协  主  席           闵秀英(女)
 

附件: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
    • 下一篇: